第一节 概况
第十三章 商业与非国有经济
第一节 概况
第一节 概 况
1988年,农场把发展庭院养殖奶牛业作为自营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推广奶牛规范化饲养与管理技术,每头奶牛年产奶量达 5吨以上。为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发展商品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农场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农场制定了《赵光农场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规定》中明确了有关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具体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激发了职工群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热情,涌现出了鑫隆个体食杂店、艺光照相馆、南岗综合食品店等多个个体户。
1988年,农场出台了〔1988〕32号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允许垦区外来人员来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兴办私营企业的有关政策。在这些有关利民政策的感召下,当年赵光垦区外来人员到农场落户48户,养殖奶牛185头。
1994年,农场养殖业、种植业、服务业及加工业等行业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方向发展。职工养牛存栏数3297头,其中有年获利超万元的养牛户9个,养鱼专业大户 11个,养猪养鸡大户各 1个;十六队奶牛住进了“公寓”,二十六队、三十队养牛户和二十三队养猪户形成一条街。当年,农场被北安分局、农垦总局评为个体庭院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同年 5月,农场领导出席了“全国北方庭院经济会议”。
1995年,全场个体工商户349户,从业人员791人,注册资金801万元,销售额1 385万元。
1999年,农场利用场区 1.7公里白色路面优势,在白色路面的两侧和北通公路两侧,开辟了商业两条街和农贸市场,职工个体经营积极性高涨,养殖业、服务业、加工业、商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场特色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有近2 000人从事养殖业,34户从事服务行业,122户160人从事加工业,189户324人从事商业,大小运输车俩662辆。其中年获利 10万元以上的大户20个,获利30万元以上的大户3个,自营经济年产值达到8 812万元。
2002年,九三油脂集团“糖改油”项目的投产,绥北公路的开通,给农场个体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油脂厂安置450人上岗,运输车辆由原来的75台增加到126台。餐饮业安置就业人员100人,年创产值299万元。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农场形成了多元化经济增长的格局,自营经济增长率为3%~4%。
2004年11月11日,北安分局工会主席安立峰、自营经济办主任张兴龙调查自营经济工作,17日分局在建设农场召开了“白鹅产业化经营现场会”,农场签订了2005年养殖 2万只鹅雏订单。2005年职工养殖白鹅收到较好的效益,为以后进一步发展养鹅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