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医疗医药 第七节 医疗医药
一、医 疗
1.医疗技术
自1985年以来,职工医院内儿科主要收治慢支、肺心病、流行性出血热、小儿肺炎、各种腹泻患者。基层卫生所治疗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急诊急救和负责预防保健、计划免疫、健康卫生知识宣传等工作。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为此,医院不断送出医生到哈医大进修学习,诊断与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提高。1996年开展大面积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治疗,呼吸、消化、内分泌、泌尿系统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各科危重症的抢救与治疗都相继完善。出血热在新法治疗下存活率不断提高,随着注射疫苗预防出血热的开展,在90年代末出血热的发病率已降至为 “0”。1999年开展了颅内血肿置管吸引术治疗脑出血,2004年黄臣海进修学习回来当年成功救治 2例脑出血患者,为医院赢得了极高的赞誉。2004年开展肿瘤化疗,治疗各类保守或肿瘤术后病人,为赵光地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2004年 6月购进一台高氧液体治疗仪,用静脉输氧的办法治疗各种因缺血缺氧引起的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93年以前妇产科已开展剖腹产、卵巢囊肿缔扭转、绝育术、上环术、取环术、中期及大月份引产等手术、宫颈糜烂、外阴疾病、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正常分娩、胎儿监护、产程监护、孕期监护、早孕的检查诊断等。1993年妇科开展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手术,填补了赵光地区妇科手术空白。1999年引进微波治疗仪,治疗各种宫颈糜烂、阴道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疗效显著。自1992年至2000年产科接产数均在 400人左右,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2000年以后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出生率随之降低,至2005年接产人数降至80余人。
2003年以后,医院加大了对外科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为拓宽手术项目外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实施手术,现已开展胃大部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脾破裂切除术、肝修补术、肾切除术、肝硬化、门脉断流术、肠梗阻、甲状肿物切除术,四肢开放性、闭合性骨折内外固定术,各种内外混合痔,腰间盘脱出牵引按摩治疗,各种类型阑尾炎手术等。2004年与分局专家共同实施肾切除手术救治一例因外伤导致肾破裂的患者。2005年独立完成首例肝破裂修补术,腹部外伤小肠、结肠破裂肠切除术及修补术。
2.医疗条件
自1987年至2005年,为了占领赵光地区医疗市场,满足赵光人民的医疗需要,医院决定将中医科、中药房搬至院外,单独成立以中医中药为突出特色的中医门诊部,地点设在建江桥南100米处。1998年2月隆重开业,朱国清为首任门诊部主任。设医生、护士、药剂人员,开设病房,运用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肾病、肝胆疾病、风湿、中风,还开展了针灸、按摩、牵引、火罐疗法等。主治医师蔡志刚、王海英的医术深得患者信赖,赵光地区周边群众都慕名而来,年门诊量达1.5万人次。2005年8月30日,中医门诊部迁回职工医院,又成为医院的一个科室。
1992年,医院自筹资金,新建了一栋二层楼,行政管理科室、口腔科、皮肤科、风湿科、五官科、肛肠科迁至楼内,增加了1 044.75平方米医疗建筑面积。
1994年1月4日,内外科合并,成立综合病房,外科人员设备搬至内科住院处,赵承宇任综合病房主任,王玉琴任护士长。
1998年,成立5个社区门诊部(一门诊为医院门诊部、二门诊为机关门楼现已拆除、三门诊为铁西新成立的门诊部、四门诊为中医门诊部、五门诊为原前进一分场卫生所), 各门诊部分片包干,下社区挨家走访,调查摸底,负担起赵光乃至前进社区的基本医疗,缓解医院就医压力;开通120急诊急救系统,内外科医生、护士兼职,120急救车1台,司机2名。120电话 24小时开通,实行 24小时开诊,节假日不休息,120救护系统昼夜服务。2005年医院成立急诊科,设专职护士 4人,内外科医生兼急诊医生。接送诊范围,近至周围生产连队、村屯,远至北安、克东、哈尔滨。年接诊四百余人,垦区外人员占30%以上,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就医需求。
2001年11月,原糖厂医院解体,由农场医院接收,从各科室抽调业务骨干与三门诊人员组成铁西分院,设医生2名、护士3名、检验1名、医技1名、药剂2名。开设检验、B超项目,负担原糖厂及铁西社区群众医疗保健。初期业务副院长赵承宇亲自出门诊,患者络绎不绝,年卖药额达40余万元。
2004年底为建综合楼,内外科住院处平房拆除,内科住院处迁至二楼,外科迁至原康复科西侧平房。
2005年10月医院综合楼竣工,新楼落成,极大的改善了就医环境,各楼层设置监控录像,专人打扫卫生,病房整洁、舒适、安全,配套先进医疗设备:中心供氧、床头负压吸引、床头呼叫器,电梯运送病人,使农场职工医院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疗中心。
农场医疗中心门诊住院治疗情况表
(1985~2005年)
表5—13
续表5—13
二、医 药
自1985年至1994年期间,医院所需药品都是从哈尔滨医药公司和分局医药公司进货,药品品种繁多,已基本能够满足病人需要,医院制剂室还可以少量生产止咳剂和消化剂等产品用于临床。1994年医院药库已分为西药库和中成药两个药库,药品品种已达百余种,草药达四百味。1998年因为国家已对医药生产提出GMP认证制度,医院取消制剂室制药功能。
2003年,医院药品实行分局政府采购制度,药品品种达千余种。2005年初实行审计、监察、计财联合招标,实行总局政府采购,基层卫生所的药品由医院代购,保证了药品进货渠道,提供了安全、有效、经济、便利的药品。2005年底医院建成综合楼,药局工作环境大有改观,药局面积60平方米,药库200平方米,两个办公室 40平方米。药局按达标药房标准布局,药品种类齐全,摆放整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