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佘和运

佘和运



  佘和运(1947~1999),1947年出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1964年10月参加工作,1987年 8月入党。
  他1963年由河南三门峡逃荒来到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十一队(当时的福安农场五分场),1964年10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工人、生产队长,在这里一干就是30多年。在他心目中,北大荒就像一位慈母,恩重如山。他对黑土地,对北大荒人充满了儿子般的情怀。他每干一行都尽心尽力。正是由于他的工作和表现一直都很出色,受到职工群众和领导的好评,被任命为十一队队长。当上队长以后,他更加决心好好地为大家服务。
  十几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1986年初春,他上牙突然疼痛起来,疼得他成天用手捂着脸。同志们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可他说:“挺一挺就过去了”,仍然整天坚持下田间,没白天没黑夜地带领大家种地,忙完了春播忙夏管,忙完夏管又抓麦收。直到有一天,他的左上侧一颗大牙掉了,才去农垦北安职工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细胞造疣瘤”,即鳞状细胞癌。1986年 9月,佘和运才不得不到哈尔滨进行手术,他的上牙床骨被切除了。医生让他住院治疗3个月,可他只住了1个月便赶回生产队,参加秋收了。后来,他的病情不断恶化,癌魔常使他难以入眠,血压一再下降。但无论严冬还是酷暑,他都仍然坚持天天第一个到田间,最晚一个离开地里。看到他这样,心疼他的妻子赵秀杰说“你到底还要不要命了,难道你想把身子扔到地里吗?”佘和运捂着脸说:“天不容人哪!雨水这么大,小麦和油菜都在水里泡着,我是队长,怎么能走啊”,每天还是坚持到第一线工作。
  “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多了,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干”,10年来,佘和运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一崇高的誓言。在党支部和他的带领下,这个仅有 8 851亩耕地的生产队总计产值1 600万元,累计实行利润860万元,职工平均收入6 473元,人均收入4 480元。
  他身患癌症,但始终心系着工作。在他的日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着队里和职工家的大事小情。过年了,见老朱家没有“年货”,他从自己家拿出来白面和猪肉。一次大雨中,他到 4公里以外鹿场,挨家挨户查看17户危房。1986年深秋,他做完第二次手术归来,还没进自己的家门就先到五保户李志学老人家,他惦记着老人家的房子该维修了。十一队有13位鳏寡孤独的老人,生产队专门为他们成立了食堂、宿舍,每年拨专款为他们解决生活问题。近几年,相继有七八个人去世,佘和运和队干部一起像亲人一样为他们出殡。他们的真情感动了职工,职工们革新致富的热情也高了,这些年,职工们渐渐富起来了,全队 127户全部住进了砖瓦房,职工累计储蓄十万八万的有几十家。而队长佘和运的家仍然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家。
  他是生活上的穷汉,精神上的富有者。十几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农场先进生产者、“四优一先”优秀队长、北安管局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黑龙江垦区和黑河市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5月 13日赵光农场党委、农场向全场发出“向优秀共产党员佘和运同志学习的决定”。他不愧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生产队长的好榜样,北大荒的荒魂。
  1999年3月2日,佘和运心脏停止了跳动,长眠在北大荒的黑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