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赵光农场科技兴场方案

附录

一、文献附录

赵光农场科技兴场方案


  
                   (1998年)
  在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场广大职工奋力拼搏,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秋涝、早霜,夺取了连续第九个丰收年。面对当前疲软的小麦市场及居高不下的成本费用,1998年应以高产高效为目的,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增加科技含量,努力提高单产水平,降低单位成本。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指导方针,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彻底实现全面积、全作物、全过程标准化为突破口,坚持推广“两膜三移”、“大垄高台双行”、“水稻钵育摆栽”等新技术,增加种植业的科技含量,综合组装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强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管理,根据市场和栽培规律确定合理的作物布局,稳定完善农业政策,坚决落实常年抗旱夺丰收的具体措施。加强管理,努力降低单位成本,为作物产量和效益再创新纪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
  任务:1998年全场计划播种42.5万亩。其中小麦12万亩,大豆 16.4亩,甜菜3万亩,其他1.5万亩。
  高产目标:粮豆作物平均亩产力争实现“3265”的高产目标。即小麦300千克、大豆200千克、玉米600千克、水稻500千克,确保粮豆总产突破8万吨大关。甜菜平均亩产确保2.5吨,力争3.0吨。油菜平均亩产确保130千克,力争150千克。
  三、科技兴场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继续完善“六制”配套农艺流程,是夺取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
  1.强化轮作制
  由于 1997年重茬大豆对产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 1998年种植业结构调整要严防打乱“六区”轮作体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协调好农作物的种植比例,坚决禁止大豆重茬,减少迎茬面积,甜菜实行6年以上轮作方式。
  2.坚持耕作改制
  从赵光农场种植业历史来看,种植业每次跨越式前进都是以耕作制度的改革为基础,其他措施加以辅佐而实现的,所以说耕作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1998年耕作改制的重点任务是在实行深松耙茬少耕法的基础上,扩大豆茬原垄卡种玉米、小麦和油菜,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等免耕法的示范和推广工作。
  3.完善种子产业化建设,全面积推广良种制
  继续加强小麦、大豆等作物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理顺种子产业各环节的关系,进一步规范种子产业化建设。加强种子管理,严格控制乱淫乱繁和越区种植,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少、好、新品系,搞好试验示范,奠定推广基础,突出抓好各主栽作物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
  1998年各作物品种搭配如下:
  小麦:以“新克旱9号”为主栽,占小麦种植面积 70%,其余搭配“龙 91—1178”、“北93—204”、“大4号”等优质高产品种。
  大豆:根据各单位的积温情况,分别以“北87—9”、“黑交 92—1544为主栽。搭配使用“北丰9号”、“北丰10号”、“北92—28”、“北93—95”、“北垦 94—11”、“黑交92—1526”等品种。
  油 菜:以垦油杂交种和“秦油14”为主栽。
  玉 米:覆膜的“绥育6号”为主栽。
  甜 菜:直播以“甜研303”为主栽,育苗品种由种子公司统一供种。
  水 稻:以“龙选948”、“龙花83—146”、“合江19”、“黑梗7号”为主栽。
  4.坚持合理施肥
  (1)充分利用有机肥,增加秸秆还田量,改良土壤肥力。
  (2)合理“六因”施用化肥。一是因作物确定施肥量。小麦N9P9K2、大豆N8P10K2、油菜N8P6、玉米N15P13、甜菜N20P17K3、纸筒育苗增施有机肥3吨以上,水稻 N7P7K3、白瓜子每亩4~5千克二铵穴施。二是因测土结果定施肥量。三是因不同前茬确定施肥量,甜菜茬种大豆增施3—4斤纯量。四是因土质、土势确定施肥量。黄土岗地增施氮肥,洼地增施 P肥,但肥量不能突破。五是因品种不同确定施肥量。六是合理施用钾肥。磷钾肥施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2—2个吨量,最好配合生物钾施用。一、文献
  (3)根据作物需肥规律改进施肥方法, 提高肥力利用率。各作物采用深施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强化叶面追肥,确保高产高效。各作物叶面追肥的时间:小麦分蘖期、抽穗扬花期。大豆初花之前,盛花鼓粒期,油菜叶丛繁茂期, 水稻抽穗前后。应用肥料:尿素、KH2PO4、米醋、稀土或活力素、增产菌或云大120等。甜菜、玉米在10~12叶机械亩追尿素5千克。
  (4)种子育肥,甜菜、油菜亩活力素75千克+增产菌15ml拌种。玉米、水稻用 0.8%的稀土溶液浸种后催芽播种。
  5.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有效控制病虫害。
  (1)防病方面。小麦、大豆用种衣剂包衣,对根腐病有明显防效。 小麦在抽穗扬花期用多菌灵胶悬剂防赤霉病,大豆盛花期喷多菌灵胶悬剂防灰斑病和菌核病。油菜用多幅合剂拌种防根腐病,盛花期用多菌灵或甲托防菌核病。甜菜用土菌消拌种防立枯病、根腐病。叶丛繁茂期喷多菌灵或甲托防褐斑病。水稻用多菌灵防稻瘟病和胡麻斑病。
  (2)防虫方面。小麦用敌杀死防粘虫, 大豆用种衣剂包衣防潜根蝇,花荚期用敌杀死防治食心虫,甜菜、油菜用呋喃丹拌种防治苗期跳甲。水稻插秧用乐果防治负泥虫和潜叶蝇。
  (3)除草方面。小麦应用甲黄隆和绿黄隆, 大豆田用速收、广灭灵、塞克津,油菜田用油黄隆有效防除繁镂、鬼针鸭拓草。此外,要继续坚持复方土壤处理,广大杀虫普,更好地控制草荒。大豆、油菜、玉米等中耕作物的除草要合理配方,达到一次用药就能控制草荒的目的。
  6.坚持以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进一步完善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工作。一要继续挖沟排水,修筑暗洞,明沟暗洞结合,达到改造低产田的目的。二要充分利用水源,走以稻治涝、以稻致富之路。
  (二)重点实验推广的新技术
  1.中耕作物精量点播技术。
  2.航化灭虫、防腐、增产技术。
  3.扩大有机肥示范面积。
  4.水稻钵育摆栽技术。
  5.水稻旱育稀植浅、湿、干节水灌面积100%。
  6.甜菜大垄高台双行栽培技术。
  7.玉米覆膜技术。
  8.甜菜机械追肥防褐斑病技术。
  9.水稻促早熟技术。
  10.大豆(白瓜子)与玉米间种技术。
  (三)增加农业投入,增强抗灾自救能力。继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投入方向:
  1.农田基本建设。
  2.农机设施,更新履带拖拉机20台,脱谷机10台,气喷播种机20台,累计投入604万元。
  3.化肥、农药、农膜。
  4.增加技术投入。
  5.增加劳动力向土地的投入。
  6.增加对农业抗灾意识的投入。
  (四)严把质量关,坚决把标准化作业贯彻到生产过程始终,抓好 6个突破。一是晒场作业标准化。二是农机具作业前合格率100%。三是整地、起垄、施肥、播种标准化。四是覆膜、育、移栽标准化。五是中耕、喷药、施肥防治病虫草标准化。六是收获作业标准化。
  四、强化领导 精心组织 科学安排 确保丰产丰收
  一是要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形成强有力的战斗集体。二是强化对农业生产的领导与监督。三是办好“两高一优”学习班和科技兴农研讨会。四是优选科技兴农各项措施,综合组装,形成新的高产模式,创一流高产示范场。五是搞好攻关技术储备,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小麦800斤、大豆600斤、玉米2 000斤、水稻1 400斤、甜菜5吨、油菜400斤。六是做好1998年生产计划,迅速掀起备耕生产高潮,为实现农业生产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