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全场共有大小河流5条,系属两个流域。八道沟、九道沟、十道河、十一道河汇入通肯河后由东向流入呼兰河。在一分场场区内的南、北两条轱辘滚河由东南向西北流入乌裕尔河,五条河流流经场区总长为117公里,流域面积945亩。5条河流的发源地距场区较远,支流多,河床浅、弯曲大,流速慢,是造成沿河两岸各低洼地土壤含水量偏大和受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南北两条轱辘滚河发源于一分场的东北山麓,流经场区40公里,汇水面积约239平方公里,两河的共同特点是河道曲折多弯、河床宽窄不同,深浅不一,流速平缓、两岸沼泽地较多,水质多锈混浊。  
  通肯河:位于本场的东南部,是与海伦县的分界河。发源于本场三分场的东北山谷,平均河道宽8米,河床深度2.1米,常年流量0.5—1.5立米/秒。流经场区28公里,汇水面积301平方公里。河道曲折,每当连续降水量超过150毫米时便可泛滥。
  十一道河:发源于本场十八队北部山区,流经场区13公里,汇水面积127公里。平均河道宽3.5米,河床深1.7米由北向南经十八队入通肯河。在一次降大雨大于等于40毫米时便可泛滥成灾。  
  十道河:发源于通北林业局群力林场的东北山谷,流经场区21公里,汇水面积213平方公里,河道宽5.5米河床深2米。流经本场十七队至十一队直入通肯河。一次降大雨大于等于50毫米时便可泛滥成灾。是造成十三、十五、十六、十七队沿河地块涝灾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十三队开发的主要原因。
  九道沟。发源于二分场东北山区,流入场区分三条支流,流经长度15公里,汇水面积为63平方公里,河道曲折,宽窄不同,深浅不一,由东向西入通肯河。在大于等于100毫米连续降水的情况下,二分场场部西南一带的河水经常泛滥。造成本场十、十一队部分沿河两岸的低洼地不能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