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农业生产

第二节 农业生产


1956年建场当年,根据省国营农场管理厅的决定,并吸取国营友谊农场和国营克山农场的建厂经验,当年开荒37500亩,1957年又相继开荒27385亩。后来由大跃进的开始和3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农场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特别农业机械严重损坏,3年中一分场三个生产队和二分场的西北部(即现在六五部队农场),向外转借和弃耕面积达3万亩左右,从此以后开荒面积逐渐缓慢下来,截科1963接管八二农场(部队农场)于1961年在三分场借用的27000亩耕地,全场耕地面积才达81025亩。
  1964年,在贯彻执行调整国民经济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农场经济重新出现了新的景象,农业生产连年夺丰收,农场又开始大量开荒,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966年底,全场耕地面积达189,533亩,比1958至1960年三年大跃进时期,增加耕地面积3倍多。此后,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开垦荒地又停缓下来,从1967至1976的10年中,全场只开垦荒地 49075亩。1977年后,农场又恢复了原来的组织机构,同时增加了部分新的农业机械,耕地面积历年开荒、耕地面积统计有了新的发展。从1978至1981年的4年中,共开垦新荒地45000多亩,使全场耕地面积达到253000亩。当前场区内4类荒原,基本被开发,耕地基本达到定型。目前,由于农田基本建设尚不配套,部分平洼地遇到涝年时,便往往种不上地,对面积的缩减幅度很大(见附表一)
              历年开荒、耕地面积统计
                                  (单位:亩)表一



  本来,我场耕地还可以扩大,因在十年动乱时期的1967年至1969年时,经造反团部份头头同意和办理手续,无限期的借给二四部队租四三部队两个农场77793亩土地,其中:二四部队37212亩;四三部队40581亩,如果连同1961年借给六五部队农场21686亩土地在内,全场共借给部队农场的土地达99479亩。其次在1962年后,当地社员和外单位强占农场土地也正常发生。北安县也于1964年收缴了原属农场的林场(即幸福林场),(见附表二)
             部队及外单位转借土地面积
                                  (单位:亩)表二



  二、历年农业产量
  建场初期1956—1957年,处于边开荒边生产时期,由于当时机械和劳力不足,加之新开垦的土地都是原始荒原,农时和作业质量很难达到标准,产量较低,3年平均粮豆亩产不到100斤,但当时产量虽然较低,而对建设时期、解决口粮、种子、饲料起了一定作用。1958年后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停缓了开荒计划,集中力量种好现有土地,使当年农业产量比前两年,单产提高47%总产比前两年增长了3倍多。1959年在天时地利的条件下,农业生产又取得大丰收,粮豆平均亩产达到238斤,比1958年增产159%,l960年至1961一年,由于大跃进中出现了浮夸风,瞎指挥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二年平均,总产量比1959年减产60%左右。1962年后在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农业生产出现了稳定的生产局面,到1966年,5年中,粮豆总产量达到75000000斤,平均亩产在168斤,比前3年平均亩产增产16%。后来出现10年内乱,农业生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农业科技人员被揪斗下放,从1967至1977年的十年中,粮豆总产只有 302570000斤,平均亩产为158.5斤,比文化大革命前三年减产百分之十。1977年后逐步恢复了农业生产、并加强了科学种田措施,从1978—1984的6年中、粮豆总产就达358770000斤,平均亩产达253斤,比十年动乱时期增产百分之六十三(见附表三)。
             历年粮豆产品统计表
                              (斤、千斤)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