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场气象建设农场以前没有建立气象站,所用气象资料都是来自赵光农垦中心气象站,或参考邻近的海伦农场气象站的资料。当时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各项生产的季节性环节,常常以观天和以物候气象为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后,于1971年购进气象仪器,并配备一名现役助理员负责建站工作,因不懂气象知识,也无观测员,购进的设备和仪器只有入库搁置。1975年兵团总部在一师部(即赵光机校)举办气象观测员培训班,我场先后派出4名知识青年去学习,学员经过3个月的学习后,在第一师中心气象站的技术人员具体指导下,在场部西南方位500米处(即实验站门前)建立气象站,于1976年1月正式开始观测。后来因林场成立,场房接近观测场,又有一条林带发育成林靠近观测场所。为了准确测定我场气象资料,于1984年初夏将原站迁到现在的场部以东略偏北的空场(距离场部办公室400米左右)。
历经十来年的建站和观测,现在有工作人员4名,其中有新近中专毕业生1名,其余均为七十年代初中毕业又经培训的学生。气象站以前由实验站领导,搬迁后归生产科直接负责,仪器设备几经更新、现在已达到国家气象局气象观测的标准。
一、气象站的服务对象
气象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基本建设提供气象基础资料。为农、林、牧业各重要生产环节提供报和阶段性的进行土壤水份测定(5~50厘米)以及对植物进季节性的物候观测。
现在观测项目有:云、能见度、天空状况、气压、空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日照、蒸发(小型)、地温(曲管、属管)。
二、本场气象概况
我场地处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地区东南部,属高寒低温地区,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
(一)春季(3~5月)
降水偏少:大风多、气温变化大,5月份易干旱,土壤水份往往接近萎凋系数。3月份平均气温—7~—8℃稳定通地0℃的气温平均在4月10日,稳定通过10℃的气温,平均在5月15日终霜期平均在5月22日,春季降水一般在30~6Q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 10%,由于春季气温低,融冻慢,土壤持水量大,对早春作物发芽有利,但在麦播时期一次降雨在5毫米时就往往影响田间机械作业。5月以后气温逐渐增高,降水偏少,蒸发量较大土壤水份逐步减少,对大田作物的发芽和出苗威胁很大,特别对部份土壤孔隙度较大的土地和春翻土往往出苗不全和出苗不齐。
(二)夏季(6~8月)
6月份后气温继续升高,7月出现短暂温热,多年平均在20℃左右。降水量在6月份仍然偏少,干旱往往持续到月底,1972年以来常用三七高炮发射碘化银炮弹催化降水,而收效甚微(因干旱期、云量不多),降水集中期,一般在7月中旬以后,多年平均6月份降水为109.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1% 7月份降水为116.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2.1%,8月份降水为116.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2%,整个夏季降水常在350毫米左右,平均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并多出现阵雨、暴雨、冰雹等洪涝灾害。一、三分场因地处林边,降水量每年夏季要比二分场多20%。
夏季光照充沛、昼长夜短,对植物发育生长有利,农业生产的丰与欠、于夏季降水,气温密切相关,夏季降水在250~350毫米为丰年,<200毫米或>350毫米为欠收年,气温少于17℃一般为欠年。
(三)秋季(9~11月)
入秋以后气温和降水量逐渐减少,9月份平均气温11.6℃中旬出现初霜,降水量平均 76.5毫米,比7~8月份降水量少66%。10月平均气温1.8℃、上旬开始降雪、8、9、10月份为收获期,多年生产实践表明,收获期多雨农业丰产不丰收常常出现。如1983、1984、1985年连续三年秋季多雨、粮豆遭受重大损失,秋涝不仅影响当年农业产量,还连续影响翌年春播生产所以在我场常有一秋管两年的说法。
(四)冬季(11~3月)冬季漫长严寒、夜长昼短、平均气温常在—20℃以下。降水量月平均8.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左右。冬季是最长的一个季节,全年低于0℃的气温天数,平均长达6个月以上。
三、历年气象平均和极值
多年平均气温为0.4℃、1982年最高达1.5℃,1977年最低在—0.3℃。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在—24.8℃、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在21.1℃。1982年最高气温达22.9℃,极端最高气温出现的同年7月8日、达36.7℃。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84年2月5日—44.4℃。
≥10℃活动积温,年平均在2279℃,1984年最多达2428.8℃,1981年最低在2139.2℃。无霜期平均在119天,1983年最长为155天,1977年最短无霜期为104天。
≥0℃的气温天数、多年平均在110.5天,1983年最长141天,1977年最少在109天。
全年平均风速在3.9米/秒,1976年5月17日和1983年3月22日,两场最大风速达 22米/秒。
全年日照在2398.98,1979年最长在2555.18,1983年最少在2159.68,平均日照百分率55.4。
年降水量平均为535.3毫米,1985年最高达722.6毫米,1976年最少为336.1毫米。
历年降水资料
历年水量对照表
历年温度资料
历年气温对照
无霜期、日照、风速、积温、材资
有关气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