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渔业生产1975年以前以捕自然鱼为主。1960年最高捕获量达33440斤,由场区人员增加,自然水域破坏及农作物全面施用农药,自然鱼产量逐年下降,到1984年只捕获6700余斤。详见附表一 1976年以后,认识到人工养殖的重要性,利用水库、塘坝等资源条件七年时间共放鱼苗4917300尾。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开始对鱼习性了解不够,靠自然生长不加补饲料,增长速度差,损失大,更甚者完备性欠佳如青石岭水库暴雨后跑鱼常有发生,各塘坝开口也不少见。影响了人工养鱼的经济效益,对水库、塘坝未完工程速投资金以求竣工实属必要。
采用清塘消毒,消灭肉食类杂鱼,放养补饲等办法后,养鱼有一个新突破,育苗率提高,尾增重加快,捕获量由1980年15000斤增加到1985年的32960斤。(详见附表(二)人工养殖水面、捕鱼量统计表)
从人工养殖鱼苗规格看,春片3087300尾,夏花1830006尾,新进品种有,鲢鱼(白鲢)占百分之七十,鳙鱼(花鲢)占百分之十五,青鱼、草鱼占百分之十,鲤鱼占百分之四点五,团头鲂(武昌鱼)占百分之零点五。通过放养夏花越冬自然损失严重,不如春片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效益好。八五年在人工养殖上,以吃食鱼为主体鱼(即鲤鱼类),饲养方法上以投饲为主,用饲料换取鱼产量。以放养大规格鱼种为主,经济效益较好,这是一年养鱼中见到的成效,为今后鱼业生产指明了方向。
历年各单位野生鱼捕获量统计表
历年各单位野生鱼捕获量统计表
人工养殖水面及捕鱼量统计表
各养鱼单位设备及捕鱼用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