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文艺创作
第六节 文艺创作
五十年代农场的文艺创作是以戏曲为主,有小型歌舞剧、小活剧:快板剧等。大多数作品都是供本队宣传队演出使用。少数发表在各类刊物上,有部分通讯作品发表在场办的《宣传小报上》。
七十年代组成了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文艺创作小组”,组长肖博尝。小组印发了《屯垦戍疆》《兵团战士报》等几种文学刊物。体栽有小说:诗歌,戏曲、报告文学,为毛主席诗词谱曲等,多是反映兵团战士生活的,并把刊物发到各连队、供兵团战士阅读,同时农场工会还举办了多次书法绘画展览。展品的作者有职工、兵团战士、小学生等。
团部(总场)专业宣传队演出的节目,百分之八十是自己编写的。负责编导工作有席晓东,宋洪明。
八十年代文艺创作形势繁多,作品有诗歌、歌曲、摄影、绘画书法等。有部分作品分别发表在《中国农垦》《垦区工人》《黑河日报》《黑河教育》《农垦报》上。宣传部张宝玉摄影作品《麦收时节》发表在中国对外发行《中国一撇》刊物上,工会主席齐云同志通讯作品多次在《中国农垦》《垦区工作》刊物上发表,王中笑创作的歌曲《还是咱家乡美》在《海伦歌声》刊物上发表;在八三年参加总局文艺汇演比赛中创作的影腔对唱《农场新貌》获北安管局书画展一等奖,张传江的美术创作《田间小憩》,李中国的油画《狩猎》获北安局美术展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