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 教育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9年至1962年农场没有专管教育的机构,由场组织干事李恒泰兼管学校,全场只有场部(现场直)、(现十五队)、三○五(现六队)、田乙公司(现一分场场部)四所不完全小学,由场部小学负责中心联系工作。
  1963年至1970年,由场宣传于事兼管学校。
  ]971年至1976年,在兵团政治处领导下、成立文教办,主任张凯,文教干事宋振帮。
  1977年,成立教育科,科长张凯,文教干事赵秋生。
  1978年至1979年,科长张凯,文教干事王启德。
  1980年至1983年,张凯调出,王启德任教育科副科长,人秘干事朱义,教育干事张兴隆。
  1984年,教育科改为教育培训中心,书记马玉,主任曲友堂,副主任李本初、隋振人秘干事朱义,职教干事朱金刚,下设教研室,主任马生殿,教研员李文学。
  1985年,由教育中心改为教育科,科长马玉,副科长隋振勇,人秘干事朱义,职教干事朱金刚、李文学,教研室主任隋振勇,副主任李永祥,教研员刘敏华,关景霞。各类学校建校时间,历任领本学制改革情况。
  一、建校时间
  1959年,场部建全制不完全小学,同时期建校的有赵木匠、三○五、田乙公司三所全制不完全小学。
  1961年,场部建全日制完全小学。
  1964年,涌泉农场(现一分场场直)建立全日制完全小学,双丰农场(现三分场场直)、七队(现十五队)、九队(现十八队)建立全日制不完全小学。
  1965年,场部建初级中学(由场部小学带帽),校改为场部学校;一分场、一、二、四、五队建全日制完全小学。
  1966年,一分场场部小学建初级中学(小学带帽);三分场十七队建全日制不完全小学。
  1967年,一分场三队建全日制不完全小学,各队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到一分场场部学校就学;
  三分场水田队(现十三队)建全日制不完全小学,三分场场部小学建初级中学(小学带帽)。
  1970年,一分场各生产队建全日制完全小学。
  1971年,场部学校,一分场场部学校,三分场场部学校,建全日制二年制高级中学。
  1980年,建立职业高中,校址(一中带帽)。
  1981年,职业高中独立设校。
  1983年,二分场建中心校。
  1984年,场部学校中,小学分为一中和场直小学独立设校。
  1985年,职业高中和一中合并。
  二、各校历任领导(场部学校)
  1961年,场部小学校长蔡平。
  1962年,蔡平调出,由吴颖萍负责学校领导工作。
  1963年至1965年,场部学校校长韩德隆,教导主任吴颖苹。
  1966年至1667年,韩德隆调出由教务主任吴颖萍负责学校领导工作。
  1968年,校长杨正清,吴颖萍离校。
  1969年至1970年,校长杨正清,副校长门日田,教导主任曲友堂。
  1971年,校长杨正清,书记邱永祥,副校长门日田。
  1972年至1973年,校长杨正清,书记邱永祥,副校长曲友堂调出。
  1974年,校长杨正清,书记宋振帮,副校长曲友堂,邱永祥调出。
  1975年至1976年,校长曲友堂,书记宋振帮,副校长罗佩媛、杨正清凋出
  1977年,校长曲友堂,书记梅丽,教导主任马生殿。
  1978年至1979年,校长、书记曲友堂,教育主任孙作彬。
  1980年至1982年,校长、书记曲友堂,副校长、副书记高俊英副校长隋振勇,教导主任孙作彬。
  1983年,书记、校长曲友堂,副校长、副书记高俊英、教导主任孙作彬。
  1984年至1985年,一中书记、校长于秀芳;副校长郑和、李振国、李永祥,教导主任孟凡林,
  总务主任刘喜生;场直小学书记、校长孙作彬,副校长于秀玲,副书记周福桥。
  职 业 高 中 历 任 领 导
  1980年,校长曲友堂,副校长隋振勇,代主任赵古。
  1981年,书记兼校长杨刚,副校长马生殿,主任赵古。
  1982年,书记吴洪义,校长马生殿,教导主任赵古,总务主任张德福,曲义举。
  1983年至1984年,书记、校长隋振勇,副书记、副校长郑和,教务主任赵古,总务主任张德福,副主任刘喜生。
  1985年,职业高中与一中合并,领导合一。
  一 分 场 学 校 历 任 领 导
  1965年至1966年,教务主任李本初负责学校领导工作。
  1967年,群众组织委托知识青年李桂英负责学校领导工作,李本初离校。
  1968年至1969年,李桂英负责领导工作,教务主任贺文。
  1970年,书记李占兴,教务主任贺文,李桂英调出。
  1971年至1977年,校长王启德,书记李占兴,副校长贺文
  1978年,校长李本初,书记乔忠义,副校长隋振勇。
  1979年,校长李本初,书记赵文臣,副校长隋振勇。
  1980年,校长李本初,书记赵文臣,教务主任候宪英,隋振勇调出。
  1981年至1982年,校长侯宪英,书记林维山,教务主任李兴志。
  1983年,书记林维山,副校长耿立春,中学教务主任李兴志,小学教务主任王景余。
  1984年至1985年,校长耿立春,书记林维山,中学教务主任李兴志,小学教务主任王景余。
  二分场学校历任领导
  1983年至1985年,肖广慧教导主任,负责全分场学校领导工作。
  三分场学校历任领导
  1966年至1968年,校长张颖超。
  1969年至1970年,校长王振国,书记袁协。
  1971年,校长张凯,书记袁协。
  1972年,校长周讯。书记袁协。
  1973年至1975年,校长杨建国,书记袁协。
  1976年,校长杨建国,书记王佐良。
  1977年,校长杨建国,书记袁延杰。  
  1978年至1982年,校长贺文,书记袁协。  
  1983年,校长张秀波,书记袁协。
  1984年,校长张秀波,书记孙景华。  
  1985年,校长候宪英。书记孙景华。
  三、学制改革
  十年动乱所至1968年实行所谓教育革命,中小学的年限由12年缩短为9年,由原来的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
  1973年,中小学的年限又由九年改为十年,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又由春季始业改为秋季始业。
  1982年,中小学的年限恢复到“文革”前的12年,改革学制的具体步骤是,高中延期一年毕业;小学以三年级划线,三年级以下改为小学六年制,四、五年级仍为五年制,1985年的小学毕业就是六年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