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职工教育

第七节 职工教育


我场建场初期的职工主要是由当地农民、复转军官、支边青年和自动流入的人员组成。文化程度不等,而且大部分偏低。文盲为数不少。
  1959年初冬,农场开展了一次职工业余辅导学习和扫盲运动。由场组织干事李恒泰主抓,组织了职工业余高小、初中两个学习班和流动扫盲学习小组。初中班由高忠林任教,高小班由场部小学教师关景霞任教,学员为场部全体干部和职工。每星期三、六早六点到七点学习。郭向阳书记参加初中班学习,李万发场长参加高小班学习,他们不摆官架子,遵守纪律,努力学习,为职工做出了榜样。流动扫盲小组的教师由小学教师和高小班的学员承担,每天晚间分别到各扫盲小组辅导文盲学文化一小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场参加学习的职工文化都有所提高,有的能读内容简单的报纸和杂志。
  1960年至1979年期间,职工教育无人负责,处于瘫痪状态。
  1980年10月,我场按北安管局的要求,配了专职的职工业余教育干事,由工会负责职教工作,工会主席韩德隆兼任职教办主任,朱义为职教专职教员。为了弥补十年动乱对一代学业的损失,国家规定,对1968年至1980年的初中、高中毕业生都要进行“双补”,经过考核后,达毕业程度方可发给合格证书。根据这一精神,对全场职工教育做了具体部暑。于12月,总场、分场分别建立了领导小组,经过层层发动,全场各生产队、总场机关和直属单位共办了26个“双补”学习班,学员学习热情高涨,职教工作开展顺利1981年末,朱义被评为出席总局的职教先进工作者。
  1982年朱义调出,朱金刚任职教干事,职教工作由场教育科接管。各分场专设职教干事(由教育干事兼任):一分场卢国旭,二分场肖广惠,三分场袁协,场机关毛笑荣。
  1983年至1984年初,场专设职教科,高忠林任科长,朱金刚任干事,培训了四名职教专职教科,一分场,二分场宋国芝、彭亚琴,三分场王春红。
  1984年职教工作归属教育培训中心领导,撤掉职教科,高忠林调出,朱金刚任职教干事。
  1985年教育培训中心撤掉,职教工作又归属教育科领导,职教干事朱金刚。
  据统计1982年我场有职工5400人,其中干部439人包括场级以上干部10人,科级干部47人,生产队级干部132人,各类技术专业人员37人,一般干部213人;教学人员298;卫生人员127人,全场职工文化程度,文盲97人,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一点八;小学程度1395人,占职工总数的百分子二十六;初中程度2959人,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五;高中程度577人,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一点一;为专生有44人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零点八,其余为中专程度和其他。
  职教办又对我场三十五岁以下的职工进行普查、全场共有3911人,其中:1968年至1980年的初中毕业生1682人,高中毕业生286人,这些人大多数是具有学历但没有相应的实际水平。据1982年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职工初中文化补课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我场职教办继续组织全场职工进行业余文化学习辅导、分片分班由业余教师按课本讲数学、语文课。每星期三、六下午进行补课,教者认真,学者努力。通过普查“双补”考试。已于1983年有589人取得了“双补”合格证书。1984年又有785人取得了“双补”合格证书。
  全面兴办家庭农场以后,职工培训开发智力的工作更引起了各级场领导了重视。我场把职工业余教育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生产开发,技术开发智力开发一起抓。为了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方针,实现省委提出的“两改两开”“富国富民”战略口号,迎接世界的技术革命,为后十年的经济振兴做好人才准备。我场认真贯彻了国务院办公厅(84)33号文件,大力加强职工培训。迅速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特制定了职工教育规化,并对现有职工情况、文化程度、职工技术情况。青壮年职工队伍情况,分别做以下调查,有计划从实际出发,提高全场职工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业务技术和企业管理,逐步建立正规教育体系。我场采取了职工脱产、代培、进修、半脱产函授、刊授、电大和自学等措施,重点培训副队级干部、业务技术骨干和青壮年职工,相应的通过培训,提高场级干部的文化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
               小学主要领导一览表



               中学主要领导一览表



               教育科人员情况表



               职业高中情况表



               中、小学发展情况表



              现任教师文化程度统计表



               教育经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



            全场历年脱产、函授、自学培训情况



              代培进修、函授费用累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