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场大跃进1958年转业官兵来场后,给农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他们不顾寒冷和劳累,趟冰水忍饥渴,在搭起一排排马架草棚,建起7个生产队,1个牧业生产队,2个副工业生产队,当年开荒19532亩,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写的对联是“用汗水灌溉土地,把荒原变成粮田”。“动脑筋克服困难,有决心战胜自然”,横批是“平地起家”。
由于官兵解甲归田,支边青年,支边移民也随之而来,他们共同参加北大荒建设,他们热爱农场,扎根农场,绝大多数女青年与转业官兵组成了幸福家庭,从此在这块亘古荒原上不断增添着新的草屋,新的烟囱,每当清晨,傍晚农场上空炊烟缭绕,驱散了草原上的凄凉气氛,报导了荒原上垦荒人员的火热生活,给荒原带来了一派生机。
当年的秋天开始了大跃进,1959年达到高潮,形成了男女刨粪的热潮,当时女青年柳洪兰、赵作兰等日创8立方米的新记录,被称为女突击手称号。晚上农业技师史占山带领大家打着灯笼去刨地对积水不平的土地,都把它垫平,使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附:建场来的发展情况
1959年9月,农场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贯彻了八届八中全会和省委十二次扩大会议精神,提出了保卫三面红旗,大反右倾,当时所谓有对总路线动摇,对大跃进的抵触,对市场粮食不满,不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原则,不坚决贯彻上级指示等错误倾向的人都受到了批判,经过几次会议后,农场的反右倾进入高潮。
1959年至1961年,通过整风反右倾,在此之间广大干部和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丢失了,结果以“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特殊风在农场表现的相当严重,这种“左”的错误泛滥起来后,给农场生产建设带来了严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