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向现代化农场进军

第四节 向现代化农场进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经过拨乱反正,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场和全国一样,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拔乱反正,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虽然一九八一年、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五年遭到了严重自然灾害,但一九八三年出现了农业总产值、大豆亩产、大豆出口、植树造林、甜菜和红砖生产历史的大好形势。
  由于我场认真贯彻执行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正确方针,改变了单一经营粮豆生产的局面,调整了农业结构,农业生产出现了农业总产值,大豆单产,大豆出口,经营利润四项指标,超过历史最好水平的大好形势。粮豆总产量从一九七八年的4613.6万斤,增加到一九八三年的5674万斤,纯增1060.4万斤,增加 23%亩产一九八三年比一九七八年增加12%;上交粮从一九七八年的1960.6万斤,增加到一九八三年的2859万斤,纯增898.6万斤,增加31%。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三年,我场的经营成果连续五年盈利,一九七九年盈利额为5万元,  一九八三年为180万元。纯增175万元。
  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五年我场遇到了特大的自然灾害,给农场带来了很大损失,给职工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是三中全会的精神鼓舞着全场职工,由于全面落实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面临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情况,适时抢种,广大基层干部都坚守岗位,带领职工顽强奋战在第一线,出现了许许多多抗灾抢种的动人事迹。如一分场一队队长刘文同志,经常坚持清晨2点多钟起床,踏查地号,整天随着机车转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来回要走40多公里。三分场十五队,因交通不便,车辆运送种子不能进入田间。他们就自己动手用人杠,代子送粮种。艰难和困苦锻炼和考验了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团结战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严重灾害面前不灰心,向现代化农场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