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建材工业

第五节 建材工业



                   第五节 建材工业
  1961年前,没有正式的建筑工业体系,除少量的砂、石就地取材外,多数的建筑材料,靠外购材料进行建筑。
  从1962年起,到1985年止,建立了木材加工厂、砖厂、采石场、水泥厂等四个建筑工业材料厂。水泥厂于1968年建立,1979年设备调出建制取消。
  砖厂于1976年建厂,为24门轮窑生产。在此以前为手机坯马蹄窑生产,年产砖仅几十万块,建成24门轮窑后年产砖达到600万块。
  从1962年的建筑工业工人数为70名,到1985年增加为230名的专业队伍,年创产值达120万元之多,占工业产值29%。
  一、制材厂
  1963年,建立木材加工厂隶属基建队领导,仅有工人13名。设备简陋,仅有三台元盘锯,年加工能力仅达5—6百立方米。
  1979年木材厂进行设备更新,建立了 600平方米的带锯厂房,引进20多万元的新机电机械,安装了带锯设备,工人增加到40名。1985年年加工能力达到2150立方米,年产值为20余万元。
  1963年至1985年制材厂共有机械设备32台件。其中:引进机械设备25台件,自制7台件。
                  历年引进机械设备表
                             单位:台、厘米、瓦千



                   木工机械研制表



  自从1980年后,木工机械设备更新,自制机械大部分淘汰,引进了多台机械设备。其名称、数量如下:
  电刨二台,多功能电刨二台,电钻一台。
  二、砖瓦厂
  建场初期,农场利用农闲时间,抽出些劳动力,临时烧点砖,为了住房烟囱,锅台之用。至1962年农场重建,才正式成立制砖厂,归基建队领导。劳力40名,组成专业队伍,在尾山脚下建点。那时是人工合泥、扣坯,草棚晾晒,马蹄窑烧制。年产量40—60万块。
  1976年建立了一座年产红砖600万块的双门轮窑式砖厂,职工80余名。厂长:张宪增。
  机械设备有:3台推土机、2台制砖机及电动机等。一切设备均外进,年产红砖 600万块,年创产值30万元。
  农场红砖自给有余,每年还能外销一部分。
  三、采石场
  农场建房及道路桥涵,所用之处,皆为自采。石场位置距场部十里的尾山脚下石笼地方,没有固定专业采石人员,什么时候需要用,基建队组织劳力,上山采石。
  每年开采毛石,约有2500—4500立方米。但到1978年后,因建房面积增多,每年采石达到12000立方米之多。又因场道路整修, 又在水库山上每年开采风化石3000立方米,保证道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