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整风和反右

第四节 整风和反右



  一、整  风
  
  1957年4 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党内整风运动的指示,要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地、深入地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同年11月14日,五分场党总支按照中共九三荣军农场委员会的要求,召集党员干部会议和全体团员会议,要求党、团员在整风过程中起骨干带头作用,大胆鸣放,坚决放,彻底放。15日,分场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家属235 人参加的鸣放动员大会。
  从11月16日开始,分场干部、职工、家属分三个组进行鸣放,到11月末为止,先后掀起三次鸣放高潮,共贴出大字报654 张,提出各种意见7,950条。其中,对党的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方面的2,163 条;农业生产方面的1,797 条;统购统销、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的275条;工资人事、劳保福利方面的2,130条;其它1,535条。
  1957年12月5 日,大鸣大放告一阶段,便转入整改阶段。五分场干部、职工、家属怀着关心党、爱护革命的心情,对分场某些领导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作风,提出了批评,并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以及合理化建议,对加强党的领导,改进领导作风,端正领导思想均起到很好作用。五分场按照整改五项原则:1 、应本着增产节约,勤俭建国、勤俭办场的方针讨论研究解决问题;2 、应使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3、一般按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分别轻重、缓急顺序进行整改;4、要瞻前顾后,还要照顾左邻右舍,即要考虑到问题存在影响程度,又要考虑改了以后发生的作用,要考虑分场与分场,队与队以及对附近农民的影响;5 、凡属于国家与上级部门规定的需要改正的问题,可提出方案,必须经过有关领导部门批准后才能改,凡属本场权限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在整改时要照顾多数要求)。对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研究,对能改和应改的278 项问题,及时改正,到12月27日已改206项,占应改意见的74%。
  二、反右斗争
  
  在整风过程中,由于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借助党整风为名,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全国出现了一股反党、反社会主义思潮。党中央和毛主席当机立断,停止了整风,全国开展了反右斗争,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进行反击,这是对的,是势在必行。但是,我们党由于对当时阶级斗争估计过重,而把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造成运动扩大化的错误,五分场也受此影响,把划右派分子的面扩大了,误伤了同志。
  1958年1 月8 日,五分场整风核心小组按照总场布置,转入大辩论。经辩论,对整风中出现的一些“右派言论”划出左派、中间派、右派,提出依靠左派,争取中间派,孤立右派,对“右派言论”进行批判,反击右派斗争随之展开。
  1958年9 月7 日,经“核实定案”后,五分场划出中右分子六名,思想右倾二名。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处理。
  1958年10月27日,五分场反右斗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