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节 “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十节 “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根据党中央关于在全国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部署和黑龙江省农垦厅的安排,1965年末,我场开始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上级为我场派了九三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红五月社教分团。农垦厅基层工作处副处长刘树普为分团党委书记,嫩江地区财政局局长杨森为副书记,社教分团由省属国营农场、地委机关、嫩江地区各县、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师生等人组成。每个生产队进驻了社教工作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中共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 为指针,运动的重点是整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工作的内容是: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简称为“四清”。在工作中要“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抓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这个纲”。在工作中,要团结两个百分之九十五,即百分之九十五的干部和百分之九十五的群众。
  1966年2 月,社教工作队进点。进点之后,同职工群众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首先组织职工、家属学习“二十三条”,通过各种会议向职工,家属宣讲,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通过学习使大家了解到“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存在严重尖锐的阶级斗争,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反对社会主义的阶级敌人,企图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恢复资本主义。这种阶级斗争必然要反映到党内,有些社队、企业的领导受到腐蚀,或者被篡夺领导权”。在学习二十三条时,把全场基层干部集中到场部学习,名为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暂时停止其工作,检查交待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个阶段为“背靠背”揭发检查阶段。全场基层生产队的指挥权归社教工作队,基层干部统统“上楼”交待问题。社教工作队利用“毛泽东著作讲用会”,“忆苦思甜会”等形式发动群众,建立和扩大积极分子队伍,揭摆本单位阶级斗争线索。一是领导干部的“四不清问题”:二是“阶级敌人”(地、富、反、坏分子) 的“阴谋复辟和变天活动”。让地富出身的子女与自己父母划清界限,揭发他们的反动言行。
  1966年3 月份,干部进入检查“下楼”阶段。社教工作队根据职工群众揭发出的问题,把干部划分为好的、比较好的、问题多的、问题性质严重的四类。按照当时的干部分类,全场基层干部好的占15%,比较好的占45%,问题多的占30%,问题性质严重的占10%。基层干部在场学习后,回到原单位,向广大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检查,这就是干部“下楼”。如果对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检查认识深刻,社教工作队和全体职工认为可以“下楼”,结合进班子抓工作。全场大部分干部通过两、三次检查,“洗手洗澡,轻装上阵”,通过“下楼”。问题多的干部有的经过五、六次检查,有的在“下楼”时痛哭流涕,方取得社教工作队同意、职工群众谅解而“下楼”。四队指导员(党支部书记) 张洪钧由于平时工作中存在缺点和毛病,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群众对其意见大,没能“下楼”,被定为四类干部,被开除党籍,在1972年兵团时期,甄别纠正,重新入党。
  1966年6 月,社教运动进入清经济阶段,主要对象是会计,出纳员、食堂管理员、保管员。采取群众揭发、个人交待、查帐等方法,查找这些人在经济上存在的问题。从揭摆的情况看,全场食堂管理员,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全场绝大部分食堂占用公款,帐目不清,长期不向队里和就餐人员公布食堂帐目。有的管理员确有贪污问题。部分基层生产队干部也有多吃多占现象存在。全场共查出各类经济问题2 万余元,落实15,000 余元,落实的经济问题都进行了退赔,有的退回现款,有的退回实物。存在问题严重的,给予了行政处分,有的撤销了干部职务。
  1966年8 月,社教进入清组织阶段。主要对1958年之后自流来场人员,查清本人历史和家庭出身。这些人来场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人,隐瞒了自己的出身,有的解放前当过国民党兵,有的在日伪和国民党时期任过职,有的是地富成员,有的地主富农子女自流来农场后,自报家庭出身贫下中农。这部分人,在社教中自己如实报了自己原来的家庭出身和本人历史。有的通过组织函调,改为原来的家庭出身和成份。在这一阶段中,党员根据党章中党员条件,重新进行登记。干部按照好的、比较好的、问题多的、问题性质严重的进行分类排队。职工根据函调情况,填写了阶级成份登记表。
  按照上级精神和部署,社教运动要在1966年底搞完,检验社教运动的标准是,群众是否真正发动起来;干部中的户“四不清”问题解决了没有;揭发出来的阶级敌人,发动群众把他们批倒批臭了没有;搞社教的单位是增产了,还是减产了。1966年5 月16日,中央发了关于在全国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全国掀起“文化大革命”。8 月份,参加社教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师生返回本校,参加“文化大革命”,参加社教的干部,有的被原单位列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勒令叫原单位进行检查。另外,根据“五·一六”通知,这次文化大革命是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运动,社教运动已不能再进行下去了。11月中旬,社教工作队撤点,红五月农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社教分团团长刘对普留任我场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