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济作物种植
第三节 经济作物种植
第三节 经济作物种植
一、甜菜
1993年以前,甜菜纸筒育苗在全场只是小面积试验种植,广大职工群众尚未对此新鲜事物认可。1993年,农场职工石维学、姬广秀种植纸筒育苗甜菜近 300亩,农场免收利费税、纸册免费,当年收入颇丰。1994年,农场开始大面积铺开,当年种植纸筒育苗甜菜 5 000亩,农场承担纸册费用的 50%,职工群众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职工群众种植甜菜热情高涨,纸筒育苗面积也因此逐年扩大。到2000年纸筒育苗甜菜面积达12 000亩,是1993年的40倍。
二、杂粮
1993年以前,农场人的思想还比较陈旧,在种植观念上依然保持传统的种植模式,以麦豆为主。对一些经济作物认识淡薄,难以接受。因此,农场的种植品种 95%以上仍然是小麦、大豆。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信息量的扩大,从1994年起,农场开始小面积的引进小杂粮品种,主要以白沙克、奶白花芸豆、红小豆、黑芸豆、日本白、饭豆为主。但面积不大,规模也以各家各户几亩地为主。经过实践,广大职工群众普遍感到,种植杂粮的效益要比种麦豆的效益高得多。1995年起,全场掀起了以种植黑芸豆、白沙克、日本白为主栽品种的热潮,职工群众从中获利较多。到2000年小杂粮面积已达15 000亩以上,并且形成了订单—基地—农户—经销商的网络。
三、元葱
1999年,鹤山农场试种长日型元葱获得成功,为兄弟农场增加经济作物种类做出了榜样。红五月农场派人经过实地考查,科学论证,于1999年试种长日型元葱 150亩,主栽品种卡目依,并向国家申请了项目投资。当年元葱获得较好收成。2000年,农场将元葱面积扩大了10倍,达1 500亩,并与大巴旗村、东北农学院等地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