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劳动管理和职工队伍构成

第二节 劳动管理和职工队伍构成



              第二节 劳动管理和职工队伍构成
  一、劳动管理
  随着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管理用工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管理、规范企业用工程序,净化企业用工环境已成为农场劳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根据上级有关劳动管理方面的政策,农场结合实际,每年均出台有关加强劳动管理方面的规定,并以场发文件下发到各基层单位贯彻执行。劳动部门设专人管理该项工作,并按劳动力管理规定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或抽查,杜绝了私自用工、违反政策用工等现象,有效地规范了企业用工秩序,确保了企业用工程序化、制度化。
  1995年,为了贯彻执行《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劳动关系建立和调整纳入法制轨道管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于1995年 3月24日颁发了黑政发[1995]23号文件关于《黑龙江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方案》。省农场总局、九三管局、红五月农场都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方案,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1995年11月,全场共签订劳动合同3 416份,其中劳动合同书2 882份、保留职工身份协议书 534份。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1~10年,其中:1~3年期的757人,4~7年期的1 515人,8~10年期的610人。
  劳动合同的签订,规范了企业用工制度,打破了职工身份界限,也是劳动管理用工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使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真正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有利于保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利益。
  二、职工队伍构成
  (一)职工来源
  1986年初,农场实有职工 4 602人。由于大批知识青年陆续返城,造成了生产第一线人员不足,加之职工子女相继毕业未能升学,急需安排就业等问题。农场根据国务院国发[1986]77号文件《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款,开始招聘合同制工人,陆续补充到各生产岗位。1987~1999年,农场先后共招聘劳动合同制工人1 239人,其中,男680人,女559人。
           历年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统计表(1987~1999年)
  表3—14                               单位:人



  1996年,农场为了转变经营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出台了“买牛上岗”的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买奶牛上岗,发展畜牧业。采取这种办法共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36人,并根据本人所学专业先后分配到医院、畜牧公司和场直单位。
  1997年,农场为了扩大经济作物比例,发展畜牧业,转化农产品,农场出台了“种玉米”批合同工的优惠政策,共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41人,被分配到各农业生产队。
  1998年,农场为了鼓励待业青年扩大就业门路,发展种、养、加等项目,先后招收从事种植业6人、养殖业25人、个体运输户7人为劳动合同制工人。这38人的养老金的企业和个人应缴部分全部由个人承担。
  (二)职工队伍构成
  1987年,全场共有职工4 570人,其中农业工人1 741人,畜牧工人206人,工业工人963人,文教卫生人员317人,管理人员365人,长期不归人员36人,个体劳动者106人,其他人员413人。
  1990年,全场共有职工4 672人,其中固定工3 746人,劳动合同制工人 926人;农业工人1 582人,林业工人64人,工商运建服人员1 789人,文教卫生人员317人,服务人员501人,管理人员361人,其他481人。
  1995年,全场共有职工4 689人,其中固定工3 613人,劳动合同制工人 1 076人;农业工人2 185人,林业工人55人,工商运建服人员868人,文教卫生人员358人,管理人员375人,长期不归人员65人,外出打工人员187人,场直从事养殖业人员193人,从事个体运输业人员48人,个体工商人员139人,其他人员216人。
  2000年,全场共有职工4 677人,其中固定工3 431人,劳动合同制工人 1 246人;农业工人1 494人,林业工人70人,乳品加工人员260人,文教卫生人员339人,工商运建服人员1 305人,管理人员386人,长期不归人员61人,外出打工人员203人,从事养殖业人员 211人,从事个体运输业人员51人,工商个体户163人,其他人员134人。
  (三)技术职称评定
  1996年,九三分局劳动局举办了专业技术工人晋升工人技师培训班,农场共有 8个专业29人参加了培训。经过培训考试,有28人被破格晋升为工人技师,其中电气修理 9人,汽车驾驶员10人,通信外线工1人,载波员1人,话务员1人,电焊工1人,机动车修理1人,农机修理4人。
  1997年,为了提高职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全垦区开展了技术等级培训工作,参加培训人员经考试合格后,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发的高、中、初级技术等级证书。全场共有80个专业2 599人参加技术等级培训,获得高级技术等级证 1 091人,中级技术等级证1 246人,初级技术等级证262人。
  通过技术等级的培训考核,广大职工真正学到了各类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了业务素质,为今后农场经济发展和职工队伍业务水平整体提高奠定了基础。
            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情况一览表(1997年)
  表3—16                               单位:人



  续表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