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带动战略
第六章 小城镇带动战略
小城镇带动战略
第六章 小城镇带动战略
根据总局、九三管局党委的要求,农场从1994年开始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计划到2005年逐步把农场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富强镇。
小城镇带动战略分两步实施:第一步,1994~2000年为小城镇建设起步阶段,小康队达标阶段;第二步,2000~2005年为富强镇达标阶段。
场直小城镇规划布局(1994~2014年)
1、规划功能区。居住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暂时为平房保留区, 部分边远居民分散的地区为平房淘汰区,该区居民逐步搬迁到楼房区居住。楼房必须在规划区域内兴建,配有上下水和集中供热等设施。场区附近的生产队和转制队的职工均可投资到楼房区居住。这样居民比较集中,不但提高服务设施的利用率,又节省了土地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工业区:规划将修理厂、酿酒厂、粮油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搬迁到场区南侧(三队晒场南)的工业区内,砖厂、粮食处理中心保留在原位置。工业区及工业预留地对外交通便利,生活居住区无干扰。文化、教育区:场部小学、中学保留原址。2000年之前,在小学南侧建中小学生宿舍楼,中学东侧建一运动场和文化广场,幼儿园搬迁到教育区内。文化宫暂时保留现状,在文化宫西侧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原商业楼改为舞厅、游艺厅、台球厅。场部形成以文化宫为中心的文化娱乐中心,以中小学为基地形成教育中心。医疗卫生区:在2000年之前,规划在医院原址新建职工医院楼。客运、货运中心:客运站保留原位置,货运中心设在场区西侧。供暖、供电服务中心:规划在三队办公室东侧新建供暖中心,在场区南侧新建一座变电所,此处位于工业区,服务方便。畜牧、养殖区:为实现万头奶牛、10万头生猪基地目标,在场区北侧建立养殖基地。公园区:在中学北侧建场中心公园,占地 4.9公顷;在办公楼和招待所院内建景观区;在场区南侧小水库建水上公园。
2、场部中心区规划。根据城镇主干道的形式和现有公共建筑的建设情况, 规划城镇中心区,确定在春光路(一马路)两侧布置有为全场服务的行政办公、商业及其它服务设施等公共建筑。公共设施规划远近结合,建筑物的布局高低档结合,建筑色彩以乳白、淡绿为主,适当配以其它色调,建筑楼层以四层、五层为主,建筑群体高低起伏,富有特色,协调统一。
3、城镇道路建设规划。根据各级路的功能和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主干道定为次高级路面,其它各级路面为一般中级路面。 春光路(一马路) 为高级路面,1996年实现水泥硬化;希望路(二马路)为次高级路面,2000年实现水泥硬化;奋斗路(三马路)为较高级路面,2005年实现水泥硬化;青春路(四马路)、晨星路为次高级路面,2010年实现水泥硬化;建设路、永兴路、外环路(一部分),2014年实现水泥硬化。温馨路、欣欣路、幸福路、友谊路、夕阳路、兴业路为一般(中级)路面,实现砂石硬化。
4、富强镇建设标准。(1)住房设计合理、样式新颖、功能齐备、设施配套,达到小康住宅标准,人均建筑面积达到2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6平方米)。(2) 卫生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3)排水管道长度每万人 2公里。(4)人均道路面积50平方米,其中高级或次高级路面占30%以上。(5)人均绿化面积4平方米,场部有中心公园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景观区。(6)场部有卫生公共厕所20座。(7)场部有 6至10台环卫车。(8)镇容整洁、环境优美、禽畜圈养,大牲畜进规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