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物质生活

第一节 物质生活



                 第一节 物质生活
  一、收入
  1988年,人均纯收入1 051元;1991年,人均纯收入 890元;1994年,人均纯收入2 047元;1996年,人均纯收入3 331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3 906元。
  二、衣着
  1987年,人们衣着的主色是蓝、黄、灰、黑。多数家庭衣服是自制的,色调、款式都很单一,有的人还穿带补丁衣服。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到了2000年,纯毛、羽绒、毛皮以及中高档西装、牛仔装、运动装、休闲装等已经成为一些人的首选,人们普遍看中的是品牌和好的款式、色调,追求时尚,各种黄金、铂金饰品在青年妇女中广为流行。
  三、饮食
  20世纪90年代前,人均消费粮食150公斤;90年代后下降到100公斤。人均肉食摄入量15公斤,2000年达到35公斤。过去,农场人主食以面粉为主,冬天蔬菜品种比较单一,只是白菜、萝卜、土豆老三样;副食品短缺,家庭来客人只能在自家招待,营养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后,农场人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农场一部分家庭生活已经社会化和半社会化,可以买到成品主食和副食,鸡、鸭、鱼、肉、蛋、奶、蔬菜应有尽有,主食副食均已多样化。农场饭店和小吃铺已经达到10多家。部分家庭来客人或庆典活动均到饭店招待。
  四、住房
  1986年,农场尚存很多土房,其中危房占半。到1995年土房基本得到了更新,变成砖瓦结构房。1986年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97年,农场建成 2 368平方米的住宅楼一栋,到2000年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15平方米。职工住房状况得到了改善。
  五、交通通讯
  改革开放以后,农场汽车队车辆全部转让或卖给个人,于是,个人养车快速发展。1988年,农场有个体客车5辆,到1998年增到25辆,到2000年增加到50辆。通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89年,农场有一台LF200型自动传真机,住户电话近100部;1994年,住户电话增加到384部。1997年,全场有手机4部;1999年,全场定电话用户已达512户,拥有手机3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