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转眼之间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2006年10月。在这金色的季节里,我们红五月农场1987至2000年史志撰写工作业已完成。回顾这部志书的撰写过程,真可谓一层层酸甜苦辣,一路艰辛。
这部志书从2001年3月开抬撰写到2006年10月,历时5年半的时间。在这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如人员的变换,编目不统一,以及专业志撰写质量的参差不齐等,这些均给编写工作带来困难。尽管如此,今天终于完成了编写任务。
这部志书,从内容上看:记述了红五月农场从改革之初到世纪末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克服困难、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以改革的方式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改变多年来的粗放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调整利益关系,变“两给”为“两自”的全过程。这部志书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记述或反映了农场1987年至2000年的发展变化过程,涉及农场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内容较为详实。
回顾这部志书的编纂过程,我们深切地感到:要写好一部志书,首先,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人、财、物上给予保证。第二,要有一支有一定写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编写队伍。所谓写作能力指的是“会写”,而实践经验指的是“了解情况,知道写什么”。第三,编纂人员要有敬业精神,对撰写工作高度负责。一部志书包容的历史事件众多复杂、数字纷繁,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就很难做到准确无误。而我们这支编写队伍恰恰写作水平不够专业,实践经验甚少,这就难免在本部志书中出现遗漏和错讹,敬请读者斧正。
编 者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