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向荒原进军

第五节 向荒原进军



  1956年春,犯人大批进场,到4月15日,农场已接收罪犯1,833名,北安开荒大队的九台拖拉机陆续开进农场,各种作物种子全部备好,发芽率平均在90%以上,从外地购买的役马役牛全部到场,农场上下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4月15日,农场在总场召开七星泡农场春开春播动员会,会上各站之间互相挑战应战,并由生产、政工科组成评委会,制定出统一的竞赛条件,至此,七星泡农场的大面积开荒播种工作,真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4月27日,第一次开始试犁,场领导王书春、李森亲临田间进行具体指导,作业站长宋万仁等亲自扶犁、赶套,采取边开荒,边学习,以师付带徒弟的方法,使犯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开荒扶犁技术。
  5月2日,全场范围内的劳动竞赛正式开始,各站间、各队间,各组之间,纷纷开展竞赛,任务由每台犁每天七亩提高到15亩,最高记录完成16.05亩,在开荒中创造出来很多合理适用的方法,如赵永祥创造的绳拉独根分支法,犯人拉绳集中趟一条道,有一个人踏上一犁开起的垡片上,扶在扶犁手的肩上,手拿镰刀和二齿子,随时清除犁上杂草,25个人一台犁,号子嘹亮,步调一致。到5月31日,开荒15,000亩,这时气候对春开春播十分不利,多日连降大雨,使生产进度停滞不前。关键时刻,农场召开紧急会议,提出“抢开抢种,完成数量,保证质量”的号召。到6月15日,除阴雨天外,纯作业40天,投入干部153人,工人112名,罪犯1,772名,开荒大队机耕队干部职工50名,马636匹,牛42头,投入拖拉机9台,双轮一铧犁62台,元盘耙49台,镇压器29台,还有播种机,缺口重耙等机具,全力以赴投入春开春播中去,为完成春播任务,共青团员刘长海,创造垡片播种大豆法,用此法播种大豆,克服了垡片太多,播种机无法作业的困难。1956年春季,共完成开荒面积43,315亩,除青贮饲料外,其它作物播种面积43,545亩,超额26.2%完成了省公安厅下达的指标。其中人力开荒面积11.751.7亩,占开荒面积的26.5%;畜力开荒22,279亩,占47.5%,机械开荒11,159亩,占26%。
  在开荒中,人力拉犁多开洼地和湿地,马拉犁增宽垡片,走的平稳,效率高,质量好,机车耙地带大捞子,碎土力强、捞的平,能保全苗,南站采取大面积地块流水作业法,既前边开,中间耙,后边播,争取了时间。
  1956年6月29日,农场召开春开春播奖励大会,在会上共奖励在春播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功臣模范53名,机耕队获得北安分局奖给的红旗,会上李森副场长作了春开春播的总结报告。李守乃副场长也作了讲话,北作业站在大会上提出。发扬成绩,为进一步完成生产、劳改、基建三大任务而努力的倡议书,得到了各作业站的积极响应,最后王书春场长致闭幕词,会后全场开始了紧张的夏锄与基建,和开伏荒工作,到7月19日,全场已铲完二遍地,一部分谷子、土豆,大豆地进行了畜力中耕管理,由于新开地耙的较差,播的不直,中耕只能采取随弯就弯的办法。到8月5日,全部作物铲趟结束;其中铲地任务比计划提前4天完成。
  在夏锄中,各作业站之间,队与队之间,组与组之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鼓动,大伙房的犯人利用送午饭的时间演出快板,二人转等节目,同时在大块地上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厂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如中站二队,竞赛后比赛前提高工效一倍多。  
  1956年上级给的开荒任务90,000亩,实际完成86,00亩,其中春开荒45,315亩,开伏荒36,730亩,完成计划的95%,全体机耕队员,在开荒播种作业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帐篷不够用,学员们就住到露天地里,开水供应也经常中断,加上连日降雨,地湿陷车另外农场对荒原勘察不细,盲目估计,加之设有修理设备,机耕队又不归农场统一领导,有时坏了一个普通零件(如水箱)就得到嫩江北安去修,造成许多窝工浪费,直接影响了开荒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