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

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



  1973年8月15日,召开七星泡农场落实政策大会,为周维民等十六人落实了政策,9月至10月,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1974年2月7日,北安农场局局长李昌带领基本路线教育工作组进驻六分场(现十二队),经过近一年的工作于1975年1月撤出,农场党委成立了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小组,李子元任组长,刘玉珊任副组长,开始了全场范围内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主,进行领导班子的整顿,并把党委班子作为重点,进行三次开门整风,全场八个党总支,五十一个党支部,其中有六个党总支,三十一党支部实现了老中青“三结合”。
  1975年4月,场党委下发六号文件,号召全场开展“学习小靳庄活动”,各分场开办政治夜校,人人学唱“样板戏”。树立十八队为学习“小靳庄”的典型,他们举办赛诗会的诗文收入黑河地委知青办主编的战地诗抄中,在庆祝四届人大召开的赛诗会上。家属靳国华唱道“庆祝四大笑开颜,妇女也要做贡献”
  1976年1月,根据外地开办“五·七”大学的经验,经党委决定在原二分场(现四队)成立七星泡农场“五·七”大学,名誉校长穆文华。副校长由鄂凤太担任,学员由每个生产队推荐四名,共开办四个班,即机务、牧医、农学、财会,每班30名学员。  
  4月中旬开始反击“右倾翻案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批邓”10月6日,一举粉碎“四人帮”后,农场开始传达中央文件,批判林彪、“四人帮”的反动罪行。十年动乱,给党、国家、人民造成严重灾难和损失。七星泡农场“文化大革命”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