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力发展概况 1、电力建设与发展的三个时期。
①建立与发展电力时期。
1957年,筹建20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房子,安装一台二缸100马力柴油机,发电机功率60
。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用电量的增加。原发电机功率与负量不相适应。所以,在1959年,又安装了一台三缸烧球式160马力柴油机,发电机功率96
,此时采用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线路,主供加工厂粮油加工和修造厂的机床用电。由于二缸100马力柴油机淘汰,于1961年,新换一台4146型80马力60
的发电机组。
②增加设备,满足场部用电时期
为了满足场部用电需要。1965年,在修配厂附近,建造一座250平方米发电厂房(现加工厂办公室)。增添了一台8160型185马力柴油机。发电机功率120
,同年底又安装一台60马力35
移动式发电机组,专供加工厂制面粉用电。此时发电厂装机容量达440
,采用3.3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以满足场直单位动力和照明用电。形成了完整的供电网络。
在生产上为进一步满足用电的需要,于1982年新建一座500平方米的发电厂落成,装机容量达740
,采用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供场区和东、西砖厂生产和生活用电,各生产队,在发电设备上都有一台发电机组和两名电工,达到了自发电条件。
③进入用国电的新时期:
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在管理体制上,于1983年,农场成立电业管理所。由九三电业所,在七星泡农场场部附近,施工建成的110千伏中心变电所于1984年移交给七星泡农场电业所领导。
这座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是7500KVA,室内配有高低压配电盘,高压输出电和一整套计量和保护装置,装有载波机一台与讷漠尔河电厂用。还配有两路35KV的高压出口,分别通往嫩江农场和格球山农场。室外装有高压隔离网络、油开关,断电保护和隔雷设施。室外配有两个10KV高压出口,27队和28队,由九三变电所供电。场部直属单位、东、西砖厂和其它生产队都是由訥漠尔河电厂输送35KV高压电,由七星泡中心变电所主变电10KV高压使用。
由于使用讷漠尔电,农场的自发电转为对它的补充。从1982年开始架设10KV高压输电线路,到1985年为70公里。其中场区东、西砖厂和16个生产队都已用上讷漠尔电,尚有八个生产队(一队、七队、十二队、十六队、二十二队、二十三队、二十五队、二十六队)是自发电。具体架设高压线路情况详见下表: 高压配电线路统计表
2、发电厂设备和技工情况。
从1957年建立发电厂以来,截止1985年,全场共有发电机组32装机容量为2416KW,技工59名,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发电机分布统计表
3、用电设备与输电量:
由于电力的发展和职工生活日益提高。在用电设备和用电量方面大幅度增加。从1957年截至1985年的统计,电动机总数为667台,总容量为3255.7KW。其中10KW以上的60台,容量957.5KW;10以下的605台,容量2296.1KW,电焊机35台容量754KW;变电器34台,容量2410KW;高压杆1315根。具体情况见下表:
全场用电设备统计表
家庭用电设备逐年增加。据统计。1985年家庭用电器:电视机1,896台,洗衣机902台。收录机1,200台;鼓风机1,100台,电烤箱130台。在耗电量方面:据1985年的统计,农场全年耗电量240.7万度。其中农业91万度,工业102.7万度,照明21万度;吃水7万度,家用电1万度,其它19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