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水利工程概况

第十九章 水利和渔业

第一节 水利工程概况



  在1958年大跃进大搞水利的形势下,为蓄水养鱼和灌溉农田,集中人力、物力,冬季施工,修建一座中型的东风水库,又先后兴建了红旗、板石沟小型水库和奋斗渠,东风灌区等水利工程,其情况分述如下:
  一、东风水库:
  1958年冬季施工,当时因天然水利资源和有利地形,经勘测设计,由总场李森副支队长为总指挥,办公室主任王殿奎为副总指挥,各分场抽出二名干部,集中各种车辆和千余名犯人;采取车拉、人挑、人抬的运土方法,在建场时建的土坝处重新清坝底建坝,年底大坝合龙竣工。尚有隘洪道未建,截至1966年正式投工。1967年由于原建设水闸和放水涵洞破损严重,新建水闸一座,双孔溢洪桥一座,水轮泵站一座,加宽溢洪道。1978年用石头23,200立方米护坝坡。   东风水库泄洪闸



  东风水库位于北纬四十八度五十一分,东经一百二十五度五十六分,距农场场部东二公里处,水库上游西南有十七队,东南有二十四队,下游有十二队,二十五队。总面积一万零七百三十五亩,总汇水面积五百二十三平方公里,最大坝高8.5米,坝长750米,坝底宽平均断面42.4米,坝面宽8米,积水213万立方米,库底海拔高度286米,警戒线水位海拔293.0米,危险水位294.0米,最大库容1,856.27万立米。设计死水位库容519万立方米,设计兴利水深2.5米,兴利库容1,337万立方米,最大调洪量200或202立方米/秒,200年一遇,Q50=177立方米/秒,50年一遇。
  设计最高洪水深度2.08米,最大溢洪水深度1.84米。
  二、红旗水库:
  原虎山农场于1958年已打下建坝基础。1968年对此坝又正规设计,由五分场(现十队)犯人施工,于1969年底完工,这座水库位于科洛河水系夏家店后沟的支流上,汇水面积27.5平方公里。最大坝高7米,最大坝长730米。坝底宽50米,坝面宽4米,死水库容112.76万立方米。兴利总库容241,44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41.44—112.76=128.68万立方米,根据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50=70.7立方米/秒。1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Q100=80.5立方米/秒,按50年一遇调洪流量g50=16.5立方米/秒。
  三、板石沟水库:
  1980年2月勘测,由二分场(现副业队)施工。1983年水产公司工程队继续施工,边建边生产,延至1985年完工。
  水库位于七星泡农场板石沟上。汇水面积为127平方公里。总库容547.30万立方米(其中死库容92.1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55.15万立方米。洪峰流量:Q50=154.33立方米/秒,Q200=217.25立方米/秒,Q保坝=541.76立方米/秒,洪水总量W50=552.73万立米,W200=753.47万立米,W保坝=2935.61万立米,调洪后洪峰流量139.69—381.40立方米/秒,最大溢洪深度4.00—5.70米,设计溢洪道净宽:14米。
  四、东风灌区:
  1964年东风水库的下测流水,沿六分场(现十二队)方向,修建一条渠道。
  1978年林业站修复原来七分场犯人在1958年修建的渠沟,建成东风水库至苗圃的二级扬水站,灌溉苗圃300亩,灌溉量最高可达3,000亩旱田或菜田。
  五、奋斗渠:
  奋斗渠位于场部西,五队东。建于1975年冬季。当时农场总动员,全力以赴,集中全场六千余名青年和干部职工,各单位分段包干,用打眼放炮崩土的办法,建立一条干渠,干渠长28.5公里,土方量63.0万立方米。南起二十二队北至科洛河。渠宽10—11米,平均深度1.5米。
  奋斗渠予计涝区治理面积8.7l万亩,治理后,可开垦耕地7.0万亩。于1979年一分场(现一、二、三队),自排涝后开垦耕地3,000亩,扩大了放牧草源。顺水排涝的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