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与组织沿革
第二十五章 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
第一节 发展概况与组织沿革
根据省农场总局和九三农管局的有关指示精神,为了解决职工家属劳动及安置职工子女就业,于1981年,在各生产队先后组建了三十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集体所有制“青年”生产队。1982年又相继组建了虎山综合加工厂、冰棍厂、白酒厂、糕点厂、挂面厂、粉条厂、豆腐房等集体企业。
根据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多种经营办公室。场长刘殿义亲自抓多种经营工作,副场长陈若谷分工主管多种经营。吴国范任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下设工作人员3名。
1983年撤销了多种经营办公室,组建了劳动服务公司。董德洪任经理,下设工作人员7名。
1983年农场修造厂以职工、家属为主,有部分待业青年参加,组建了“三八”铸造社。
为了解决场直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1984年7月1日在场部又组建了青年饭店,同年10月1日又成立了青年商店。
截至1984年10月,共组建集体企业四十一个;其中以农业为主的三十一个,经营土地面积8,100亩,以工副业为主的工业、商业、饮食业各一个。
1984年底,由原来的国营农场变为劳改农场。根据劳改系统精简机构、减少管理人员的精神,经农场党委决定,撤销劳动服务公司。同时根据犯人进场后,农场劳动力过剩的实际情况,党委决定:集体所有制企业,除保留青年商店外,其它集体企业全部解散。1985年农场的集体企业只有青年商店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