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业余文艺创作

第四节 业余文艺创作



  农场的业余文化创作,随着农场建设事业的发展,职工逐年增多,开始活跃起来。1959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照耀下,场党委为能使职工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了“诗歌竞赛”活动,全场广大群众不分男女老少,踊跃参加,通过赛诗的形式,激发了他们内心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农场办公室还收集编印了名为“战鼓集”的诗歌集,共收集了劳动诗歌72首。1965年,为配合社会主义教育活动中的忆苦思甜活动,由三分场编写出独幕话剧《不忘阶级苦》,在分场和总场演出,受到好评。
  1979年至1984年,宣传部刘占臣(中国摄影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在省报、省画报、省农村报、黑河日报、农垦报、《中国农垦》杂志等报刊发表报道农场新闻照片四百余幅,同时在省以上影展或画报上的摄影竞赛中入选和发表反映农场职工生活和风光的摄影作品二十余幅。其中《隆冬情趣》获1983年《八小时以外》第二届全国比赛鼓励奖;《碧玉路》获省十二届摄影展览铜牌奖;《雪天网》获省首届“天鹅”摄影赛三等奖。
  1985年初,由教育科王英文等自发创办了早春诗社,诗社由著名诗人王辽生扶持,并由《绿风》诗刊向全国各地宣传推荐作品,王英文任早春诗社社长,成员有朱跃泉、刘青松、宋会林等四人—。 早春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