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
虎山
虎,勇猛威严,乃兽中之王。
虎山,多么令人毛骨悚然,虎山又是那样令人神往。
多少年来,人们用虎、比喻将士勇猛善战,所向无敌。有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又说:“山不在大,有虎便威”。虎山究竟有多少只虎,它们是怎样繁衍生息。您是否有兴趣去考查一番,以饱览虎山的自然风光,在您的人生的记忆中,留下终生值得回味的一曲。
也许此时,您正在幻想,思考着虎的威武形象和虎山的秀丽风貌。您想呀、想,想了许许多多。劝君还是跳出梦幻,读下去,以了解虎山的来由,在您知识的百花园里增添新的一叶。
虎山、虎山,其实不然,山中并非有虎。
那又何为虎山呢?并非山形象虎,故而得名虎山?经考察,虎山并无大山,只有一些丘陵漫岗。那么是怎样取名为虎山的呢?
这还得从200多年前说起。十八世纪初,官僚大地主,曾在此地进行过掠夺性生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地主胡三,带领着一家人到这里种大烟,传说他是奉系军阀张作林的亲属。时间长了,人们就用“胡三”的名字,将此地叫做“胡三镇“。由于这一时期,军阀混战,土匪猖獗,后来胡三被土匪杀了,房子也被烧掉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开拓团在这里开垦荒地,种植作物。日寇妄图在此地建立胡三镇,他们将胡三镇的街道、建筑等都一一规划好了,只等兴建,由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战败,使日寇兴建胡三镇的计划成为泡影。
1955年6月,黑龙江省公安厅劳改局勘测队,到达胡三镇测量时,得知胡三是地主的名字,人们都习惯将此地叫胡三,队员们便根据胡三这两个字的谐音,巧改为虎山,并得到了省公安厅的批准。
从此,虎山便以新的英姿,屹立在北大荒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