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下序
第四十八章 七星泡农场之最
章下序
最早一批建场干部由李森代来,其中有刘绍海、贾立滨、冯义等。
二、最早入场的工人是张君国、葛云庆。
三、最早到场的女同志是许均儒,当时任出纳员。后返籍。
四、最早出生的小孩叫熊连杰,生于1956年3月,现在格球山农场。
五、最早来场的上级领导是省公安厅副厅长李悌光。于1959年9月28日来场。
六、最早入场的犯人是1955年9月24日从梧桐河农场调入的共150人。
七、最早的机务负责人是吴国范、孙俊杰。
八、最早来场的教师是赵阳春,已故。
九、最早来场的医生是栾日升,现在格球山农场。
十、最早建立的三个作业站领导是,南站赵国权,中站宫仁义北站马英志。
十一、最早担任东方红车长的是武艳恒、李玉润。
十二、被上级授予荣誉称号最高的是李春华。(1983年全国模范班主任)
十三、最早建筑的砖木结构的房屋是浴池,后改为学生宿舍。
十四、农场最多设分场十五个、农业生产队最多设二十九个。
十五、农场盈利最多的年份是1982年,盈利一千零二十八万元。
十六、农场亏损最多的年份是1973年,亏损额达六百七十六万七千元。
十七、开荒最多的年份是1956年,开荒八万六千一百亩。
十八、农场播种面积最大的年份是1979年,播种面积四十五万亩。
十九、农场粮豆单产最高的,年份是1983年,亩产267.3斤。
二十、粮豆单产最低的年份是1956年年,亩产66斤。
二十一、粮豆总产量最高的年份是1983年,总产一亿零二百一十万二千斤。
二十二、上交国家粮豆最多的年份是1985年,上交粮豆七千零四十六万三千斤。
二十三、上交粮豆最少的年份是1973年,上交粮豆二千八百四十万斤。
二十四、年降雨量最多的年份是1981年,降雨雨量为683.3毫米。
二十五、降雨量最多的月份是1969年8月,降雨量为296.5毫米。
二十六、日降雨量最多的是1983年7月23日,降雨98.1毫米。
二十七,单网捕鱼最多的是1983年9月,一网捕鱼三万七千斤。
二十八、捕获的最大鲫鱼重9.6斤(1957年)。
二十九、1971年秋,收获一个最大的土豆3.2斤。
三十、农场发生的最大凶杀案件为1972年8月20目的王培新杀人案,共杀死三人,罪犯王培新作案后自杀。
三十一、农场发生的最大交通事故在1964年5月2日,四分场热特翻车,共死亡三人,重伤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