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集约化规模经营 一、最初的尝试
1993年,经场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把效益差、连年亏损、领导不得力的十六队、十九队、二十六队,分别与二十四队、十二队、九队兼并重组,重新组成3 个队。新组成的九队、十二队、二十四队,分别从本队调任了1 —3 名管理人员,利用兼并队的机械设备、机务工人,组成了各队的作业区。这次重组的3 个队,充分发挥了机械化优势,体现了规模效益,强化了管理,达到了人尽其能,地尽其力,物尽其用的良好效果,是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的重要举措,为今后农场推进农业生产和技术体系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重组
为实现农业发展的新跨越,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加速推进农业生产和技术体系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进程,农场充分利用垦区2 亿美元贷款,引进大型现代化进口设备的机遇,积极进行了筹建机械化规模效益队的工作。
1997年,经过对农业单位现有的资源、人才、基础设施等现状的分析,场党委会议研究决定,由企业管理部起草组建机械化规模效益队实施方案。10月25日,《七星泡集团公司组建机械化、规模效益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方案》讨论稿形成,并提交场党委会讨论。由于用2 亿美元贷款引进的大型现代化进口农机设备尚未大规模进场,该方案未在农业单位实施,进入了考察论证阶段。
1998年,为了适合场情做好机械化规模队的组建工作,农场组织企业管理部、农业公司、自营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与九三分局经委的领导,共同对组建机械化规模队工作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对1997年形成的组建机械化规模效益队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并经农场七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于1998年12月12日以场发[1998]25号文件的形式下发给全场各单位,并在1999年正式实施。
这次对生产队的全面重组,建立了家庭经营与现代化生产手段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系。坚持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要形式,土地固定到户,长期稳定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构建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运作、规模化发展模式。
组建规模效益队的办法:彻底打破原有农业生产要素的组装模式,土地资源的组合形式,原建制的管理方式,按照充分发挥现有耕地资源、农机设备、管理水平、基础设施、技术人才及引入新机型新技术的优势。本着“合理布局、定向发展”的原则,1999年将全场农业生产队(包括自营公司下属队)重组了两种类型生产队、两种生产方式的家庭农场。即规模经营生产队、自营经济生产队;规模田家庭农场、经济田家庭农场。
规模经营生产队由规模田家庭农场组成,武装美国产农机,生产麦豆杂作物,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农业;自营经济生产队由经济田家庭农场组成,生产劳动密集型经济作物,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农业。
建立了“条块”交叉的经营管理体系。生产经营与经济发展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建立“条式”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构建了两个产业链条,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对接。建立了以发展麦豆经济为主的规模经营产业链,即农业公司—规模经营生产队—规模田家庭农场;建立了以发展高值经济作物为主的自营经济产业链,即自营经济公司—自营经济生产队—经济田家庭农场。社会公益事业、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工作,根据农垦企业办社会的特点,结合家庭农场职工生产、生活、居住,由融为一体逐步走向相互分离的实际,对队域内的环境建设、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综合治理及精神文明建设,按“块”划分属地管理,各生产队对所辖区域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
重组操作办法:
1.规模经营生产队
规模经营生产队的设置,本着“基础设施条件、三库一场建设、粮食处理能力”优先优化安排的原则进行重组,组建10个规模经营生产队,分别设在二、五、七、十、十二、十四、十九、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七等生产队。
耕地资源的重组。在土地资源重组上本着集中、就近、连片、有利于美国产农机作业、保证机械效率充分发挥的原则进行重组。
农机设备的重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以利用2 亿美元日本政府贷款购买美国产农机为主,农机设备还本付息期限12年,其中国产动力机械按财务规定的正常折旧年限提折旧。另外以近两年农场新购大型农机设备配套为辅,配备大型动力机械4 台,链轨拖拉机2 台,大型收获机5 台及各种配套农具。从而达到了2000公顷机械配备的要求,配套机械由农业公司负责选配。
机务人员配备。从全场现有机务人员中选拔,在严格定岗、定编、定责、定员的基础上,经本人自愿报名,岗前培训,双考上岗,择优录用,具体产生办法由农业公司具体操作。
2.自营经济生产队
自营经济生产队的设置,本着规模经营生产队重组后,对分离原建制资产设施的管理、兼顾队区内公益事业、环境建设和综合治理等工作,组建20个自营经济队,分别设在一、三、四、六、八、九、十一、十三、十六、十七、十八、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队和西管区、菜队、畜牧二队、畜牧三队。
土地资源:本着距离职工居住区近,土壤条件好,有利于经济作物种植的原则,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农机配备:按“一分为三”的思路,将原有农机设备好的配套、差的卖掉、一般的配给自营经济队,组建农机服务公司,为经济田家庭农场提供有偿服务及辐射周边农村增加经济收入。
人员组成:主要由经济田家庭农场组成。具体分三部分,重组后从规模经营生产队分离出来的职工、自营公司下岗未就业职工和下属生产队职工、水产公司下岗职工等及其家庭成员。
2000年,在农业改革上,加强了广大职工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农业改革上来,增强抗御“两个风险”的能力,确保1999年农业改革目标的实现。
1999—2000年七星泡农场生产队变化情况一览表
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