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产业化经营对加速农垦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省七届四次全委会将产业化作为农业强省的基本战略,农场也把产业化经营作为“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实现由农业大场向经济强场跨越的重点。为加速实施产业化战略,1996年根据总局、管局产业化经营的精神,结合农场实际,以七场发[1996]1 号文件形式,下发了《七星泡农场关于构建产业化经营体制方案》。
该方案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加速区域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使农场经济成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龙型经济体系。重点抓了扶壮龙头抓好“龙”型经济体系建设,基地建设,完善各条产业链工作,初步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框架。
一、扶壮龙头,抓好“龙”型经济体系建设。农场提出要坚持“大、高、名、优、特、强”的原则,抓好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建设,积极开拓市场,不断增值增效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抓好了四条“龙”型经济体系建设,组建四个公司。以粮油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组建粮油公司,形成粮油“龙型”生产经营体系,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加工厂、粮贸和粮食处理中心为紧密型经济联合体,生产队与公司为半紧密型联合组织;以乳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组建乳业公司,形成乳品“龙”型生产经营体系,以市场为导向,靠优惠政策、社会化服务和利益相吸引、供养加销多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紧密型利益联合体;以庭院经济销售企业为龙头,组建自营经济开发公司;以农业技术服务企业为龙头,组建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形成农科教一体化“龙”型生产经营体系。
二、建设基地。本着“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主要抓好基础产业,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搞好母体经济深度开发,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以区域经济为基础,以规模经营、大户战略为方向,一队一业,一户一品,搞好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建设。主要抓好大豆、优质小麦、玉米、甜菜、白瓜籽、白芸豆、奶牛、肉禽蛋、水产品等九个农副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
三、完善五个产业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立场、立队工业项目,搞好农畜产品的深度加工,延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实现多项增值增效。突出抓好面粉、乳品、饲料、水产品、玉米等五个产业链。
1997年,农场在1996年构建产业化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主要抓了两个“龙”头企业建设。一是以种子繁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种子龙”。二是以商品鱼饲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渔业龙”。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是农业生产经营向高级组织形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经历一定的挫折,但它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农场由农业大场向经济强场跨越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