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活动概况
第二节 活动概况
1986—1987年,团委组织全场青年继续开展学雷锋、学张海迪等活动,并全面进行普法教育,涌现出先进团支部15个,优秀团干部57人,模范团员210 人,新长征突击手308 人,管局级先进支部7 个,29人被管局评为先进个人,两年来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输送干部21人。
1987年5 月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场团委向全场团员青年发出倡议,团员青年每人捐款2 元以上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1988—1989年,农场团委在全场团员青年中开展“四有”教育活动,各团支部积极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大讨论,广大青年积级投身改革,做时代的先锋,全场有32名青年当上家庭农场场长,涌现出一批办实体和个人致富的典型,如博生沙发店的王大勇,养牛致富的刘金铎等。
1990—1992年,场团委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开展了以了解国情、垦情,学雷锋,学传统,发扬北大荒精神,争做新一代北大荒人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活动。聘请老干部到学校、工厂、连队对广大团员、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举办五四演讲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通过电视讲座,进行国情知识教育。同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成了团员民主评议、支部整顿、颁发团证等工作,加强了团员的管理,提高了团员青年的思想素质,使基层组织达到一强、二轻、三高标准。团委投入数千元资金加强基层组织的基础建设,设立团建图板,建立健全簿册,使基础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化。
1993—1994年,场团委全面贯彻落实团的十三大精神,重点在全场团员青年中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形势教育,组织团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举办了报告会、演讲会、大讨论等。树立了大批的青年先进典型。其中,胡东浪、单爱玲被评为管局“十杰”青年,王绍凯被评为总局首届“十佳”少年。
1995—1996年,场团委号召全场团员青年转变观念,振奋精神,为建设经济强场发挥生力军作用。提出要做好共青团工作必须做到虚功实做。规范了新形势下团的建设,优化了团组织结构,广泛开展了独立性的共青团活动。严格按照“三个一”的标准选配干部。活动开展上紧紧围绕农场的中心工作,学习科学技术,投身“科技兴农”活动中去。
1997—1998年,在全场团员青年中认真开展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活动。以青年科技工程、青年文明工程、青年人才工程为主要措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复合型的青年人才,涌现出省级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1 名,总局级青年科技示范基地1 个,建立30公里青年科技示范走廊1 个。
1999年,团的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共青团十四大精神,以服务大局、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青年为工作方针,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切实加强和完善了新形势下团的自身建设,全面启动了北大荒青年创业活动,青年科技创新活动及青年绿色活动。以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为契机,举办了纪念大会、文艺晚会、风筝赛等有意义的活动。
2000年9 月为纪念中共中央1980年9 月25日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20周年,团委与计生办联合发出了致全场党团员及育龄青年的公开信,号召全场党团员及育龄青年从自身做起,带头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2000年11月13日,农垦总局团委书记王玺昌与总局团委组宣部长朱佳萍一行来农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听取了共青团的工作汇报,对农场共青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