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
第三章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及成果
第一节 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
从1986年以来的十几年中,农场党委在每一个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始终坚持对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放在首位。做到软件硬抓,虚功实作,突出重点,注重效果,使全场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段自由化的教育
1986年,针对大城市“学潮”,农场党委在全场党员干部中进行了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再教育。在教育中,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198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邓小平文选》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文章。通过学习使每一个党员都深刻认识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基本有两个方面: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这次教育中,还对全场党员进行了做合格党员的教育。
二、创办党校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在全场党员干部中进行深入、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1990年5 月,农场创办了党校,每个生产队成立党校教学班,场直单位由党校负责集中进行培训。在机构设置上,成立党校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党委书记李志、场长刘宪华担任,副主任由党委副书记苗和都、纪委书记常绍峰、工会主席王肇生担任,成员有祝玉兰、赵振成、刘福才、任世昌、徐桂芝,校长由李志担任,副校长由苗和都、常绍峰、王肇生担任,教育长由赵振成担任。党校设“教务、教研”两室,负责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管理、学员管理。党校教员的配备采取专、兼、聘相结合的办法,配专职教员4 人,兼职5 人(党校领导均为兼职),聘任教师8 人。这一个时期的党员、干部教育工作走上了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1995—2000年,由于农场体制改革机关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党校移交给职业高中,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生产队以党课、每年的冬训办班等形式进行教育,场直单位和机关则由机关总支、宣传部、组织部按季度进行学习辅导。
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八中全会精神,在九三管理局党委的统一布置下,农场于1991年10月下旬到1992年8 月末,在全场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这次教育活动共分两批:第一批是在全场43个基层单位开展的,时间为1991年10月下旬至1992年3 月下旬。第二批是在场直企事业共10个单位开展的,时间为1992年5 月14日到1O月30日。这次社教活动围绕“脑子、班子、路子”三项任务,坚持思想建设、经济建设、党的建设三位一体,虚实结合全面推进。以社教活动总揽全局,开创了农场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两批社教,受教育面达96%以上。通过社教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得以更新,为农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