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92年,场直地区街道办成立后,是生活服务公司的下属单位。居民委主任与巡警利用半个月时间下居民区搞“四熟悉”(户主姓名、单位、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情况),并就街道办有关职责做好宣传工作。街道办同时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各种簿册。
  1993年3 月10日,主管场长庞红军就街道办的体制问题传达了农场3 月9 日党委决定,街道办与生活服务公司分开,划为农场管理。至4 月,对街道办职责进一步明确,并明确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工商科、派出所等部门的关系,定编6 人,并根据现状,将6 个居民委合并为4个居民委。
  1995年1 月18日,农场决定街道办又归回生活服务公司,同时配治安员8 人。治安员业务上直接由派出所管理,日常工作归街道办安排,年底治安员取消。
  1999年,根据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农场决定街道办由生活服务公司剥离分立,5 月企管部到生活服务公司进行调研,并于5 月11日起草下发《街道办剥离分立意见》,该《意见》共分两个部分。一是改革的必要性,二是街道办改革实施意见。同时将“七星泡农场场直地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七星泡农场街道办事处”。重新明确了街道办与各企业的关系,明晰了街道办管理体制的框架等,并强化了工作职责。街道办的管理体制由初期的居民委与环卫队两层管理,改革为由居民委主任分委包片的一体化管理。场直地区总户数1870户,总人口达5867人,街道办就履行职责情况,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小城镇(环境)建设与管理
  在1992年10月,场直地区街道办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七星泡农场场直地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共七章三十三条。街道办依照本办法开展工作。
  1993—1996年的工作内容:
  1.单位及家庭实行门前三包(包清扫、包锄草、包管护);
  2.居民主干路由环卫员清扫、保洁;
  3.进入居民区的各种车辆需开路条,不得随意进入;
  4.居民饲养的畜禽一律圈养,不得散放;
  5.建筑施工结束后现场的清理;
  6.居民区生活垃圾的清运;
  7.垃圾场的管理;
  8.场直七星街的管理。
  1997年,增加了“市容监察”的内容。
  根据以上工作内容,具体抓了几项重点工作,解决了矛盾突出的问题。
  1.治理了第二居民委医院北居民区的恶劣环境,将两户养牛大户迁出了居民区。
  养牛大户唐庆柱和李佳友都居住窑洞房附近,在自家门前搭起个简易牛棚,麦草就堆放在牛棚四周,形成高高一座垃圾山,不仅影响行人走路,而且臭味薰人,蚊蝇四起,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不敢开窗户,群众怨声载道,在教育无效后,征得文明办领导的支持,将这两个养牛大户搬迁到离草原近的4 委南沟子边。之后,对该处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按照规划标准,把此处还原给居民种园子,用障子夹齐,避免形成新的垃圾点。
  2.对居民区南沟垃圾点进行彻底根治,消灭了白色垃圾带,垃圾运往东管区选定的窑坑定点卸,并设专人管理。
  1996年以前,场区的垃圾和脏冰按传统的惯例都往南沟子各条路上卸,卸满之后,用推土机推平。春季安排人拣上面覆盖的白色塑料袋,进行掩埋,化一层拣一层,始终达不到净化程度。1997年,在东管区选定一个窑坑作为垃圾点,按照每天产垃圾7 吨算,一年达2520吨,这个垃圾场能维持10年。为了不使垃圾场中的白色污染随风乱刮,给周边地区造成新的污染,于1998年在垃圾场周围栽了3000余棵树作为隔离防护网,并设专人管理垃圾场,维持日常的清卸工作,使多年堆积在场区各路上的垃圾得到彻底清理、整治。
  3.居民区普遍种花,道路两侧达到香化、美化。1998—2000年农场评出花园路7 条,花园房6 栋。
  4.解决了居民门前堆放杂物现象,达到“三清”。
  5.对五委南部居民区进行彻底整治,清垃圾、修路、消灭死角,使其彻底改变脏、乱、差的面貌。
  6.1999年,围绕农场“创省级文明单位”的小城镇建设目标,重点抓净化、美化、香化,特别是加大七星街两侧花卉的种植管理。
  7.对单位及公共场所垃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清运。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掌握场区内“五犯”、“两放”人员情况。
  截止2000年居住在场区的“两放”、“五犯”人员有52人,表现都比较平稳,没有重新犯罪。表现比较好的是居住在一委的黄某,曾因赌博、偷东西被列为重点人。他有业不就,整日沉沦于麻将桌前,家里的活不干,妻子与他吵架是家常便饭,委主任多次与家人做黄的工作,并将他家门前对着的路转包给了他,目的是让他减少玩的次数,逐渐从麻将桌前走出来,两个月后,果真收到了效果。后来,他因身体欠佳,辞去这份工作,在劳务市场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维持生活。
  2.管理辖区外来人口。场直地区常住流动人口为58人,暂住流动人口不定,凡居住在场区的流动人口都能做到底数清,去向明,并建立流动人口簿册和计划生育管理手册。
  3.建立民调组织,调解民事纠纷。
  4.教育居民提高安全防范、防火、防盗意识,每年春秋两季,各委主任都深入辖区,对居民家烟囱,养车户家里存油桶的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1999年,街道办对居民区内李本和销售液化气罐的网点进行取缔,消除火灾稳患,群众拍手称快。
  5.对孤寡老人进行妥善安置,为居住在一委的孤寡老人焦安鑫向民政局申请生活费,为其解决实际困难。
  6.为公安部门提供准确的情况,协助破案。
  1998年6 月10日,农场成立了场直地区安全文明小区委员会,下设四个安全文明小区,四个居民委分别为四个小区。8 月,为场直居民各户钉门牌,为主要街道钉路牌。11月,通过了总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验收,被总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安全文明小区”称号。
  三、计划生育及其它社会性工作
  街道办协助各单位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摸底调查,为其提供准确的情况。1998年起,场计生办与街道办签订了“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状”。
  1993年,协助电视台完成场直地区居民闭路电视安装工作。
  1997年起,为“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做“环境星”认定工作。
  1998年,为灾区捐物571件,捐款1064.0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