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规划建设概况

第二节 规划建设概况



  1994年以来,农场在小城镇建设上,以“小城镇带动战略”为指针,以加速奔小康步伐为目标,以“全面规划、分类指导、自力更生、重点突破、因地制宜、逐步实施”为战略方针,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农场已达到了规划布局合理,基本设施配套,交通便利畅通,环境整洁优美。
  一、规划
  从1990年4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农场党委下决心改变农场“脏、乱、差”的局面。从1993年开始,农场委托九三设计院,对全场的生产队及场直地区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测量。制定出了具有一定水平,较高质量的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体现了整体功能区域的建设,即:办公区、工业区、商业区、教育中心区、文化活动中心区、居民活动区六大板块,并严格按规划指导建设。随着农场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建设速度的加快,1996年农场又对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通过了总局建设部门的批准。在规划中把重点放在了场直地区和到2010年要建立的10个基层城镇居民区。在整体规划中体现六式,即:设计多样式、建筑波浪式、沿街商业式、院墙透明式、道路射线式、绿化园林式。农场制定了《七星泡农场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在具体操作中严格按规章办事。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只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原则。对违反建设规划及城镇管理规章制度的严管严罚。
  1994年以来,农场做出决定,场直一律不准建平房,在加强对职工进行城市规划法教育的同时,对个别职工违反规划,私接乱建问题进行处理。建委严格规划审批制度,坚持先审批后建设的做法。无论是公共设施的建设,还是个人建房,都必须遵循规划。一旦发现乱占、乱建,坚决予以纠正。1994年以来先后处理十多起违章建筑事件,维护规划的尊严,杜绝了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1995年农场决定,由建委牵头,拆除了一马路边商棚等。由设计室出图纸、出方案,决定在一马路南北中心地区建设商业一条街。向职工讲道理,说明建造商业楼是开放搞活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规划的需要。职工思想工作做通了,个人筹款275 万元建起了具有现代化布局的商业网点。商业点的集中,方便了用户,繁荣了城镇,社会反映非常好。
  二、基础设施建设
  农场以七星街为中心,南北两侧先后开发建设了商业综合住宅楼。振兴路以北为工业发展区。通往十二队和十四队的南北路划为商业街。七星街北侧最西边为住宅楼区,全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1平方米,住房砖瓦化达100%。1992年至1999年个人集资建住宅综合楼23栋。农场、个人集资建住宅楼每年都以600 平方米的速度递增。农场每年用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都在1800万元以上,最高年份达3500多万元。
  从1994年开始,农场两次投资100 余万元兴建供水站,引进了先进的给水设备。达标饮用自来水人户率达100%,全场燃气入户率达80%。
  1997年投资1200万元,高标准硬化了场直主干路,全长达1 700 延长米、宽30米、总面积达51000 平方米。
  场直主干排水管道长度超过6 公里,1998年投资300 万元更新下排水主管道,将场直下水直接引向东风自然保护区下游,解决了全场以后建楼下排水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污染环境等问题。
  三、公共设施建设
  1.场直高级水泥路面两侧投资67万元架设装饰标准较高的路灯及广告灯箱,亮灯率达100%。
  2.全场通讯实现了程控自动化,场直地区程控交换机达170 门。基层生产队50%安装了小程控交换机,实现了与农场通讯并网,可直接拨打国际、国内长途。农场与地方合作共同建有无线传输天线塔,BP机、手机普及使用。
  3.农场建有功率为300 瓦的电视转播台,场直地区100%看上了九三局传输的22套光缆加密有线电视节目,基层生产队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5%。
  4.1998年投资400 余万元建成5700平方米的全封闭商贸城,两侧配有商业二楼。此商贸城由农场建筑公司开发,七星泡农场设计室设计。商贸城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
  5.城镇绿化、美化标准逐年提高,绿化的树种及美化的花卉品种逐年更新,从1997年至1999年全场草坪绿化面积达到3.5 万平方米。
  四、公益事业
  农场十分重视公益事业建设,每年投人都在1000万元以上,农场建有文化活动中心(中心内设有舞厅、综合活动室、图书馆)、文化广场、邮局楼、银行营业楼、工商办公楼、洗浴中心、幼儿园、敬老院、中学教学楼、职业高中教学楼。1996至1997年投资1007.2万元,兴建了6331平方米的标准化小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全场实现了小学集中办学。该校的设施条件在垦区教育系统尚属一流。1998年农场又投资350 万元兴建3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医院,投资200万元建成。2600平方米的客运综合楼。1999年投资300 万元兴建中学宿舍楼及室内体育馆,共计4495平方米。
  五、技术构成及人员培训
  1986年—1992年农场设计室只能设计简易民房。1992—1999年随着农场各项事业的发展,设计房屋由原来的平房向楼房发展。
  1986—1999年,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农场先后选送了6 名职工到黑龙江省建工学校代培。1994年选送1 人参加总局预算培训班。经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工程技术人员水平得到了提高,截止2000年,设计人员中有工程师2 名,助理工程师4 名,技术员2 名。1993年经黑龙江省建委批准农场设计室为丙级设计单位,有权设计六楼以下工程等。
             历年所建楼房面积统计表
  表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