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锅炉供暖
  
  (一)1986年至1991年,锅炉供暖面积16708 平方米,固定资产97993.57元。1992年,农场投人973142元,重新在一马路南建新锅炉房283.5 平方米,并购进两台四吨锅炉。1996年,农场又投资1498346 元,扩建锅炉厂房315.2 平方米,并购进一台六吨锅炉。1999年10月原加工厂锅炉房归属生活服务公司。2000年,锅炉车间国有资产3115670.71元,职工33人,厂房面积898.7 平方米,总动力为275.4 千瓦,供暖面积85853.94平方米。其中,企事业单位46194.38平方米,居民住宅为39659.56平方米。大型设备为六吨锅炉1 台,四吨锅炉4 台,稳压设备4套。
               历年供暖面积和收费标准
  表5—2



  注:居民供暖农场规定比例为4 :3 :3.即,40%农场承担,30%本单位承担,30%由用户承担。
  1994年前比例为5 :3 :2.即,农场承担50%,单位30%,用户20%。
  (二)1992年至2000年,农场锅炉设施投资及工程概况。
  1.设备投资1639399.90元。
  2.厂房投资885605.93元。
  3.管道投资1511849.60元。
  总投入资金4036855.43元。
             历年设备投资维修情况
  表5—3


说明:1.1993年、1995年没有设备投入。
  2.1992年新建厂房283.5平方米,造价395719.20元。
  3.1996年新建厂房315.2平方米,造价489886.73元。
           1992—2000年管道工程投入情况
  表5—4                               单位:元


   供水
  场部1986至1989年10月间,供水设施有水井1 眼,水塔及16个供水点,居民全部到供水点挑水。固定资产62891.30元。1989年10月,农场投入资金给场部安装自来水,共安装145 栋,866 户。一马路北69栋438 户,路南76栋428 户,铺设管线16876.3 延长米,每延长米为21元,工程造价354402.30 元。个人每户担负自来水安装费200 元,计173200元。农场投资181202.30元。并给工副业、医院、修造厂、职高单独通上自来水。
  1992年以后,农场加大了小城镇建设的力度,对基础设施加大投人,于1991、1997年先后在二马路北打了两眼深水井。1992年建了一栋212.7 平方米的供水站,并投资购买一套高压给水设备和水质处理设备。结束了农场多年来单靠自流,水量不足、水质含铁量高的历史。1997年,农场投资扩建厂房178.43平方米,同时购进了一套高压给水设备及水质处理设备。
  2000年,供水站有深水井三口,每小时出水量可达140 吨,并有两套水质处理设备,每小时可处理水70吨。同时农场投资对场部供水管道进行改造,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供水程序,保证场部居民生活用水和单位的生产用水。2000年供水站担负供水居民户1928个、单位22个,固定资产总值是1018173.67元。
            1989—2000年场直自来水户数及收费标准
  表5—5



  1992年至2000年农场供水设施投资概况。
  1.设备投入:462384.79 元。
  2.厂房投入:355324.65 元。
  3.管道投入:1233391.20元。
  总合计:2051100.64元。
             自来水管道工程概况
  表5—6



  浴池
  农场为解决职工洗澡问题于1989年秋投资147000元建210 平方米浴池,1990年春节前交付使用。农场规定每人每次洗浴费2 元,农场每年拨给浴池一定补贴来解决浴池费用不足。
  1990年至1993年农场每年补贴60750 元。
  1994年农场补贴42525 元。
  1995年至1999年农场每年补贴55000 元。
  2000年3 月由于农场规划需要,浴池解体。
  下排水
  生活服务公司负责场部居民楼和部分单位内的下排水维修和下排水外管道的维护,保障下排水管道的畅通,管辖居民510 户,单位16个,外排水管道总长3968延长米。
  1992年后农场加速了小城镇建设,先后三次投资建下排水设施。1992年农场建40户居民楼,设第一条下排水管道,线路从一马路北往一马路南下排到南沟,管线长465 延长米;第二次下排水有二栋50户楼、二栋场长楼、一栋交通楼、路北居民楼、一栋客运楼;第三次1997年至1998年,农场建小学楼、物资楼、商贸城、医院楼,铺设一条主下排水管道,线路由场部物资科至东风水库路北,总长度2895延长米,这条下排水主干线的建成对农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