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商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经济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运用行政手段,对企业和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监督管理,以期达到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活动,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目的。
一、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七星泡工商所作为七星泡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机关,主要是通过贯彻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对个体私营经济进行注册登记,确认其合法经营资格,并给予热情扶持、正确引导。同时,加强行政管理和依法监督,保证个体私营经济在国家政策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
1986—2000年,是农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的“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和对个体私营经济采取大力发展,长期稳定地发展,实事求是地发展的方针鼓舞下,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继续保持了加速发展的势头,实现了七星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1年)为持续稳定发展阶段。个体私营经济户数和从业人员数由1985年末的86户、95人,发展到1991年末的189 户、245 人。这个时期,为了创造发展条件,工商所认真贯彻1987年8 月5 日国务院发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1987年9 月5 日国家工商局发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认真落实黑垦发[1988]11号文件《关于印发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采取调整、持续发展的政策,放宽限制,从而在舆论、政策、经营条件上,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呈现稳定发展的状态。
第二阶段(1992—1995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主要是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1992年制定的《关于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规定》的25条优惠政策和黑垦局发[1992]12号文件《关于贯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七星泡农场党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也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七星泡二马路通往第十四生产队的南北路定为七星泡农场商业街,兴建砖瓦结构商业用房36个,于1992年6月交给用户使用,其中从事商业9 户,饮食业15户,修理业6 户,服务业6 户。1993年,工商所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农场经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使庭院经济工作向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本着只登记不收费原则,培养奶牛示范户2 户,黄牛示范户2户,养羊示范户1 户,养猪示范户1 户,蔬菜种植户5 户。1994年农场决定将原七星泡综合加工厂转制给朱哲生个人经营,工商所根据其规模,定为七星泡农场第一家私营企业(独资),于1994年10月14日,经九三工商局核准,名称为七星泡农场三星综合加工厂,注册资金为8 万元。1995年工商所在参加“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大讨论中,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照手续,有利推动了七星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1995年末,个体户350 户,从业人员386 人。
第三阶段(1996—2000年)为跨越式发展时期。1996年末工商所将发展个体经济工作调整为:主导产业奠基引导发展,经营大户示范带动发展,市场培养牵动发展,规模经营扩大发展。1997年根据九垦局办[1997]8 号《九三分局推进个体私营继续快速发展各职能部门职责任务的规定》,九垦局办[1997]7 号《九三分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致富杯”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贡献杯”竞赛活动》,坚持“三个有利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发展、引导、提高和数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的原则,坚持个体工商户、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多元发展的原则,使个体业户发展到495 户,从业人员521人。1998年积极贯彻执行九垦局工发[1998]20号文件《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落实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通知》,对下岗再就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干部职工,从简从速办理营业执照,自1998年9 月1 日起,对新开业户免收一年工商管理费,对特困下岗职工免收办照登记费,加之工商所创造的优惠政策使1998年个体户数增加到663 户,从业人员885 人。1999年,九三工商局下发了[1999]22号《关于进一步抓好职工再就业“一带一”工程的若干意见》,工商所管理人员和个体劳协委员同下岗职工结对子,教育下岗职工不消极等靠,用身边早期下岗从事个体经营率先脱贫致富的鲜活事例启发说服,使他们振作精神,自强自立,并主动帮助申办营业执照,指导选择经营项目,免收一年工商管理费,帮助协调办理其他有关部门的开业手续,为下岗再就业人员创造了宽松环境,1999年个体业户发展到703 户,从业人员980 人。2000年,个体业户减少到460 户,从业人员880 人。
1986—2000年七星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表5—19
1986—2000年七星泡工商所管理费收取情况
表5—20
二、市场管理
1986年—1995年期间,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农场在原加工厂粮店前建起了农贸市场,只是个体业户自己摆放手推车或就地摆上商品,个体户只有9 户。1986年农场统一规划,扒掉了市场东侧的砖瓦房屋,工商所投资2 万元安装了30米的铁栅栏,在出人口又安装了铁大门,控制了闲杂车辆进入市场,给经营者创造了一个安全无干扰的经营场所,市场个体户数增加到15户。1991年,随着个体业户的增加,农场决定在七星泡建一处半封闭市场,结构为两侧是小屋(6 平方米)30个,中间两排摊床,共有50个摊位,市场为南北走向,没有取暖设备,建筑总面积为450 平方米,总投资为42万元,其中农场投资36万元,工商所投资6万元,于1992年10月1 日建成并交付使用。
1998年,农场党委抓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机遇,决定兴建垦区一流的全封闭大型商贸市场一处,由七星泡建筑工程公司开发。工商所建议市场应建在农场中心位置,农场采纳了建议,将地点设在原菜市场位置,面积不够用,工商所又建议扒掉菜市场后两栋家属房,农场又同意了这一观点并给予搬迁户一定的经济补偿,仅这一项农场就投资50万元。所长闫乃坤同建筑公司领导到讷河和嫩江农场进行了考察,集这两地市场的优点设计出了七星泡商贸城的图纸,于1998年5 月5 日破土动工,10月15日竣工。商贸城占地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700平方米,主体工程为二楼结构,集中供暖,屋顶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采光板,城内设有营业室104个,摊床120 个,总投资为450 万元,“七星泡商贸城”字样由省工商局局长赵锐亲笔书写,省工商局市场处杨茵副处长亲自参加了开业剪彩仪式。1998年10月26日业户正式搬入运营。
为了搞好商贸城综合市场管理,达到省级文明市场的标准,工商所派两名同志和建筑公司领导参观了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铁东、铁西两处市场内部建设,制定了商贸城管理细则和文明用语,内设电子公平秤一个,管理人员一个,清洁工三人,更夫二人。
市场管理内容主要是:人市资格管理、交易品种管理、市场价格管理、商品质量和计量的监督管理、食品卫生的管理、秩序的管理。由于管理到位,1999年商贸城被总局工商局评为总局文明市场。
三、工商所办公室和其他固定资产
1986—1992年,工商所办公室与农场商店办公室在一起,地点在锅炉房前面平房内的两个小屋。房产归农场所有。1993年,商店解体,工商所出资8 万元将整栋房产买断,解决了办公拥挤的问题。1996年又购置了距市场较近的二层楼房作为办公室,总面积为160 平方米,装修了室内,更新了办公室桌椅,室内引进了集中供热、供水设备,基本达到了规范化工商所办公条件标准。
1990年,随着市场管理任务的加重,上级局同意批准购买交通工具,到河北保定购买了一辆“田野”客货两用车。1993年更新车辆,又到河北省石家庄购买了一台“双环”车,用了半年后,由于农场道路不适合此车行驶,卖掉后又重新购置了一台北京213.1999年9 月,由于信息网络的开通,九三工商分局又给工商所配置了“清华同方”电脑一台。2000年,又配置了打印机。
四、商标管理
商标注册管理是国家对经济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按照1982年8 月23日全国人大批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1985年1 月13日国家工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以及1985年国家工商局发出的《商标核转工作若干规定》,确定了商标在专用权制度上,采用注册原则和申请在先原则;商标审查确立权中,实行审查制度;在商标注册制度上,采用自愿注册原则;在商标注册体系上,采用全国统一注册原则。
七星泡农场“银虎”牌乳粉是七星泡农场第一个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商标,1989年工商所闫乃坤与工业公司副总经理王树才去北京办理“银虎”牌乳粉商标注册等事项,使七星泡农场的乳粉有了自己合法的品牌,其注册号为:523395。
保护商标专用权是商标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商标注册主要功能之一。银虎牌乳粉以生产全脂加糖奶粉为主,以新鲜牛奶,优质白沙糖为原料,合理地强化部分维生素,经巴氏杀菌,低温真空浓缩,离心喷雾等科学方法制成,具有粉质颗粒大,速溶快等特点。因此,在河北霸州市乳品厂推销人员发现假冒的银虎奶粉上市。工商所知道后,向九三工商局进行了汇报,九三工商局崔金丰副局长、七星泡工商所闫乃坤和七星泡乳品厂负责人去河北省与当地工商局取得联系捣毁了制假窝点,并索2 万元赔偿金,使银虎牌商标专用权得到了保护。
五、企业管理
1.企业登记。15年来,主要是指导企业填写开业、变更、歇业登记注册书,把登记的有关手续集起来进行初审,工商所的登记程序是受理、现场调查、初审、报上级局核准。
2.监督管理。企业依法登记后的日常监督管理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除每年按《企业年度检验办法》年检验照,让企业填报《年检报告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对注册资金变更大的需增办验资证明,企业自查和工商所抽查相结合,对年检合格的,在执照上加盖年度“验讫”戳记,对违反登记管理规定或有违法经营活动的,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责令补办手续、经济处罚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的处分。
六、经济检查
1986年,在市场趋于活跃的同时,投机倒把活动也开始抬头,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1987年9 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立了投机倒把的概念以及表现形式,这一时期主要是打击投机倒把行为,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和国家经济检查政策的调整,《条例》认定的11种投机倒把行为,不仅有些行为的性质已发生变化,不属于应予限制、禁止并界定违法行为的范畴,而且出现了新的经济违法行为,1993年9月2 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工商所把查处投机倒把的重点转向突击打击走私贩私、打假上来。1996年开始,抓住每个时期突出性、倾向性问题,集中力量,主动出击,依靠各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开展季节性检查。
1.春季组织以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石油等为重点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检查,保证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一是检查经营主体,严格控制农资经营范围;二是检查进货渠道;三是严格规范农资经销、经营行为。
2.夏季组织以饮料市场为重点的检查。主要是检查饮料的生产日期、商标标识、产品质量。
3.秋季组织以粮食销售为重点的检查。1998年,国务院发布《粮食收购条例》,对不具备粮食批发条件的粮食批发企业和个人进行整顿,为确实抓好粮食流通领域的秩序,保证粮食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工商所和粮食部门、公安部门密切配合,成立了粮食市场检查稽查大队。分黑、白两班,昼夜排查,办公室24小时设举报电话,坚决打击非法收购粮食的行为,形成了完备健康的粮食流通管理网络,使粮食市场得以净化。
4.冬季组织以元旦、春节两个节日为重点的肉、酒、食品、化妆品等的检查,对超期变质商品予以没收。
七、劳协、消协
1986—1996年劳协、消协委员都是由工商所人员组成,1997年11月6 日,九三局召开了第三届劳协代表大会,选出协会理事,个体工商户赵俊芝被选为九三个体劳协副会长,农场成立了以分管教育的场长为名誉会长、成员由个体工商户组成的劳协委员会,他们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1998年夏季,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个体劳协委员带头两次捐款捐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6 万元。1999年春节七星泡工商所、个体劳协与自营经济党支部共同举办了《走进春天》文艺晚会。1999年10月1日九三个协光彩艺术团成立,其中有20名演员来自七星泡个协分会,他们到九三分局文化宫演出,讴歌党的富民政策。2000年,成立九三光彩艺术团七星泡演出队,并于1 月20日在九三分局文化宫进行了文艺汇演。2000年11月24日,九三工商分局召开了黑龙江省垦区九三个体劳动者协会及私营企业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党委副书记孔繁杰和22名个体户参加了会议,王玉军等6 名个体户被评为先进个体劳动者。
1990年6 月九三分局以九垦编发[1990]13号文件《关于成立省农垦九三消费者联合会的通知》,批准成立消费者监督联合会,为七星泡消费者协会的前身。其任务是:组织广大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指导消费者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接受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在质量、价格、卫生、安全、计量、包装、商标、广告说明等方面的投诉,提请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处理,对引起严重纠纷的商品和服务事件,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检查、检验和公正处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解答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1993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七星泡成立消费者协会。分管场长为名誉会长,聘请老干部为义务监督员,自1993年到2000年间共接受消费者投诉140 件,解决率为9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 万元。每年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开展一次专题讨论,下发通知,出动宣传车,并设立投诉台和咨询台,同时在电视台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讲座。1998年,进行“百城万店无假货”评比活动,七星泡农场有2 户被授予“百城万店无假货”商店称号,七星泡工商所被评为处理消费者投诉“三不出”先进单位,即消费者不出店门、不出场门、不出工商门。2000年又有6 户被授予“百城万店无假货”商店称号。
八、广告管理
1987年10月5 日国务院发布《广告管理条例》,1988年1 月9 日颂布《广告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特别是自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来,各行业根据行业特点,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公交工具、建筑物等宣传自己的产品,七星泡工商所在广告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检查登记管理和事先审查制度,把各种虚假广告消灭在萌芽之中。农场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较多,户外广告管理难度较大,随处张贴现象时有发生,1998年工商所建议农场在商贸城东侧设立了公共户外广告栏,使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化,培养了3 个广告经营单位,在中心水泥路电杆上设置了灯箱广告39个。
九、经济合同管理
工商所经济合同管理的任务是指导和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当事人管理本单位、本系统的经济合同,确认无效合同,查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的案件,调解、仲裁经济合同纠纷。
1.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在“二五”普法、“三五”普法中将其作为重点进行宣传,使各企业知法、懂法、守法经营,帮助各主管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建立经济合同的专兼职机构,配备和培训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发给培训证书。1990年根据国办发13号文件《关于推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制度的规定》,对企业法人代表和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工商所向企业提供《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工矿产品购销合同》、《建筑工程合同》等各种合同示范文本。1993年3 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新法将《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三项合同法律统而为一。1999年10月九三工商局举办了新合同法培训班,农场场长、各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工商所长参加了此次培训。
2.积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为使企业守法经营,增加企业知名度,自1988年以来开展“重合同、守信用”考核办法,在工商所上报的单位中进行考核,七星泡农场乳品厂、建筑工程公司被评为管局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并颁发了“重合同守信用”证书和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