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作概况 一、办公条件与办公自动化
1991年以前,七星泡营业所坐落在七星泡农场工会广场南侧,与生活服务公司同在一栋砖瓦结构的平房。坐北朝南,正面临街。银行占用140 平方米。近2 米高的砖墙,把银行围成一个独立的院落。营业用房的大门是木制板门,是七星泡修造厂自制的。库房没有通风设备,经常出现纸张发霉现象。各种业务档案因柜橱有限,年代较远的只能存放在一个单独垒起来的四面透风、经常漏雨、潮湿的小偏厦子里。部分传票霉变的程度,用手掰开成块,字迹全非。因营业用房年久失修,冬天不保暖,到三九天营业人员不得不戴棉帽子办公,戴手套记账。由于工作人员少,大都兼职。当时临柜人员最少时只有4 人,会计、储蓄专柜各2 人,经常加班加点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事业蓬勃发展。为改善办公条件,1991年底,由办事处申请,经上级行批准,正式开始筹建综合办公楼。1992年4 月破土动工,同年10月11日竣工并使用。该办公楼共三层。在七星泡职工医院对面,正面临街,坐南朝北。楼内设有营业厅、办公室、活动室、会议室、微机室、警卫室、档案室、卫生间、招待所。并附带四户家属住宅。建筑面积779 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345.93 平方米。
1994年,支行给办事处配置了北京212 吉普车一台。1995年,在办公楼背面盖三门车库一座,共100 平方米。办公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95年以前,办理会计、储蓄业务始终沿用原始的手工记账方法。各种凭证的记账和利息计算工具就是算盘。特别是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如遇上分段算息,客户等候时间较长,只能做耐心的解释工作。每年储蓄存款活期半年结息和会计专柜季度计息,只得关门停业。公休或节假日之后开门营业,更是门庭若市,壅塞不通。
1990年,储蓄存款开始出现迅猛上涨的势头,用现代化设施代替缓慢的手工操作势在必行。1995年,储蓄专柜安装了微机一台,储蓄终端一台。从此结束了建所36年以来手工办理储蓄业务的历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客户等候时间,为以后年度储蓄存款的增长和参与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1996年,会计专柜的记账、复核也各安装了一台微机终端,结束了会计手工记账的原始记账方法。
1997年12月,省辖电子汇兑业务互联网开通,缩短了省内汇兑业务的结算时间,深受客户的欢迎。
二、存款和信贷
1989年以前,七星泡农场只有七星泡银行一家经营金融业务,银行的各项存款只是靠自然增长为主。认为老百姓手中有钱别无他存的观念根深蒂固。吃大锅饭、到点上下班、星期日休息、学习关门。有时也挂上几幅标语口号,风过而止。经营意识淡薄。虽然从1987年实行营业所独立核算,依然不实行奖惩制度。
1990年银行开始加大存款力度,从提高服务质量,延长服务时间人手,实行存款指标管理,与等级行评定挂钩,利用板报、悬挂各种宣传标语口号、发放传单等形式,进行储蓄存款旺季工作大会战。到1991年底的两年间,储蓄存款增加1000万元。1995年初到年末一年间增加1000万元。1995年11月,七星泡邮电支局开始为嫩江县人民银行代办邮政储蓄业务,打破了储蓄存款银行独家经营的局面,从此引进了竞争机制。储蓄大战拉开了帷幕,双方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激烈争夺。“储蓄存款百日攻坚战”、“春季开门红”等新办法、新措施相继出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实行“四讲一服务”,即:讲改革、讲政治、讲法纪、讲效益,提高服务水平。坚持“四个一”,大搞岗位练兵。持证上岗,挂牌服务。采取服务上门的办法,广泛吸收低成本存款。到1996年年末,储蓄存款上升到3600万元。从1990年以来,每年平均以400 万元的速度递增,是1989年的5 倍。1997年,为不断树立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的企业形象,在双文明建设不断前进的基础上,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确立与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取向相结合的企业理念,即企业精神、宗旨、经营哲学、行训、企业格言。
企业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务实求是,奉献社会;自我加压,争创一流。
经营哲学:以人为本,依法治行;文明服务,存款立行;科学管理,效益兴行。
行训:爱岗位,尽职责,讲政治,懂业务,重实践,求发展。
企业格言:服务至上,诚实可信,稳健经营,追逐利润。
提出的口号是:1.存款到农行,可靠又吉祥。
2.耕耘中华大地,共建美好城乡。
3.中国农业银行,城乡经济发展的桥梁。
4.播撒绿色,收获金穗。
实行服务承诺制度。
(一)服务态度承诺
工作期间衣冠整齐,仪表端庄,戴牌上岗,一项不合规定罚款20元;与客户对话时,使用文明用语,杜绝服务“禁语”,一项不合规定罚款20元;接待客户时,坚持站立服务,微笑服务,双手接递,一项不合规定罚款20元。
(二)限时服务承诺
汇票每笔限时6 分钟,延误一次赔款10元;
其它结算每笔3 分钟,延误一次赔款10元;
取款每笔3 分钟,延误一次赔款10元;
存款每笔3 分钟,延误一次赔款10元。
(三)服务质量承诺
客户发现所取款项或利息差错,经办员除向客户赔礼道歉外,每笔赔偿10元;客户发现所取款项有假币,应追究责任,造成差错,除赔礼道歉外,按银行有关规定赔偿客户经济损失;办理结算业务随意压票,除向客户赔礼道歉外,按银行有关规定赔偿经济损失。
口号是:手握手的承诺,心贴心的服务。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使银行更加充满活力。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效益面向社会。充分发挥电子化的优势,大力吸收存款,不断壮大资金实力。1999年,为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办事处把支行下达的储蓄存款任务分解到每个员工。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建立了员工揽储登记簿。把任务与奖励工资挂钩,按月分配。上不封顶,多劳多得。并实行电话吸储。无论距离远近,凡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存款,如电话通知银行,一律上门服务。1999年7 月末,储蓄存款突破4000万元。代办储蓄余额1800多万元。1999年最高的个人揽储累计90多万元,同时上存资金也逐年增加;1994年1400多万元;1995年1700多万元;1996年2500多万元;1997年2600多万元;1998年2900多万元;1999年1675万元;2000年3293万元。
在信贷工作上,始终保持向大农业倾斜的政策,为农场经济的振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认真搞好信贷监测和企业评估工作,坚持“三查”制度,避免了“两呆”贷款的发生。1990年以来,对农场的贷款投入量,年平均在1000万元以上。1996年投放贷款2400多万元,贷款最高占用额3900多万元。从1986年到2000年,累计投放16629 万元。
从1996年开始,办事处对储蓄存款户实行小额抵押贷款的投放。到2000年累计投放250 万元。这一举措,既保证了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增加了银行的利息收入,又保证了储户的储蓄存款利息不受损失,及时解决了储户所需资金,有力支持了农场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
储蓄余额统计表
表5—21 单位:元
贷款情况统计表
表5—22 单位:万元
经营盈亏统计表
表5—23 单位:万元
银行现金收付总量统计表
表5—24 单位:万元
银行业务量统计表
表5—25 单位:笔
三、安全保卫
1988年6 月以前,营业所在隶属嫩江县管辖期间,对安全保卫工作一直抓得很紧,安排一名具有安全保卫专业知识,政治可靠的干部兼任保卫人员,及时传达上级行安全保卫方面的文件精神,督促安全保卫制度的落实,负责本单位守库枪械的保养和管理。因当时营业所是平房,所有的窗户上都安装了防护栏。规定营业期间严禁外人进入营业室。临柜人员有必备的应急防卫用具。如白灰、铁棒等。建立了预案应急措施,与隔壁的农场生活服务公司建立了联防关系,发案时相互策应。室外安装了高音报警喇叭,威慑歹徒。
1988年下半年,归属九三支行以后,对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原有安全设施的基础上,加大了力度。执行制度情况的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库房的管理更加严格。在每一个临柜人员身边的柜台旁都安装了触摸式联防开关,一旦发案,瞬间即向公安部门自动报警,警员即可到达。
1992年10月迁入新办公楼后,安全保卫工作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办公楼外网安装了2 米高的铁栅栏。楼内安装了铅铝合金卷帘门,一楼窗户设有防护栏,室内装了远红外x 线报警器,营业厅串联了脚踏式报警装置,并与公安部门联防。库房内有远红外x 线报警器,为贯彻“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落实“三防一保”(即:防诈骗、防盗窃、防抢劫、保障资金安全)目标责任制,强化内治外防的制约机制,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在人员管理上层层签署“三防一保”责任状,各业务岗位负责人对本岗位负责,实行责任共负、风险共担的管理机制,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安保教育,推行缴纳风险金和担保人制度,完善和坚持了主任周末查库制度,做到物防、技防和人防相结合。建立健全了要害岗位人员管理考核体系,实行动态考核。与掌管印、押、证、机、款、枪的要害人员签署了担保责任状,并建立了要害人员档案。严格执行夜间值班值宿制度。1997年,安装了摇控电话自动报警器。
1999—2000年安全保卫目标是:实现达标平安年。在“三防一保”的基础上,加强“一反三防”(即:反腐败、防诈骗、防抢劫、防盗窃)。为实现“四无”(即:无刑事案件、无经济案件、无涉枪案件、无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目标,要求安全保卫达到七个标准:1.责任划分标准;2.安全防范教育标准;3.设施建设标准;4.各管理机关设施标准;5.突发事件处置标准;6.基础工作管理标准;7.队伍建设标准。1999年11月拆除了营业柜台的防护栏和铅铝制板门,重新安装了防弹玻璃和防盗安全门,使安全保卫设施达到了标准化。由于全办员工做到了严守法纪,秉公尽职,建所42年来达到了“四无”目标,确保了人民生命、国家资金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