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审判 七星泡人民法庭根据法律规定的民事审判范围,依法审理婚姻家庭、财产权益、赔偿、抚养(扶养)、赡养等各类民事案件。随着改革的发展,房屋买卖、土地承包、劳动报酬、债务纠纷、借贷纠纷等不同类型的案件不断增加,案件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法庭全体干警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重事实、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及时立案,及时审结。1986年至2000年,法庭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 681 件。其中离婚案件占38.96%,侵权案件占37.12%,赔偿案件占6.54%,其他案件占17.38%。已审结的案件中,未出现冤、假、错、改判、发回重审的案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法庭于1998年初在日常审判工作中全面推行了新的审判方式,即双方当事人在庭审中,互相举证、质证,由审判人员进行当庭认证和合议庭认证的审判方式。同时,在法院系统内又实施了对审判人员实行“错案追究责任”的制度,增强了监督制约机制,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护。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法庭干警转变观念,改革审判作风,走出法庭,深入企业,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多收、快结、优质、高效”地审结各类民事案件,自觉为农场的经济建设服务。
一、民事审判
1986年至1994年间,法庭受理的借贷、债务纠纷案件较少。1995年至2000年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活跃了农场经济,法庭受理的民事案件逐年成倍增长,且标的额、案件难度也逐年加大,法庭抓住审判方式改革的大好时机,在日常办案中大做文章,年年人均超额完成审判任务,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1994年10月,法庭受理十八队关某与马某土地承包纠纷一案。纠纷原因是关某向马某索要地税,马某拒绝给付。关某在马某租种的玉米地里动起了菜刀,扬言如马某收获就砍死他,并与他同归于尽。法庭知道后,前往双方发生纠纷的现场,认真做法律宣传和思想工作,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协议,避免了一场刑事案件的发生。1994年七星泡人民法庭被农垦中级法院评为先进人民法庭。
1995年1 月24日法庭受理一债务案件。原告是老莱陶瓷厂,被告是农场加工厂分离职工邹某,邹某欠陶瓷厂瓦款16000 元。可是因被告在1994年12月份患出血热已死亡,原告来法庭起诉时春节已快到了,此时法庭能否受理此案原告方谁也没把握,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一行四人来到七星泡法庭。法庭接到起诉状后,二话没说,积极处理该案。在被告邹某刚死,妻子万分悲痛且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特殊情况下,法庭干警克服各方面的困难,本着对双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认真审理了此案。当天经法庭调解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协议,原告老莱陶瓷厂为被告家减去了6000元的债务,被告邹某的妻子当庭将其丈夫欠的1 万元瓦款交付给原告老莱陶瓷厂。在吃请、礼谢被拒绝后,原告以老莱陶瓷厂的名义给法庭送来一面锦旗,上写“秉公办案,执法如山”八个大字。1995年法庭再次被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评为先进人民法庭。
1995年12月12日,法庭受理的原告七星泡农场林业公司诉被告襄河农场拖欠树苗款一案,标的额为31530.25元,欠款长达11年之久,林业公司几任领导,每年都去索要2 至3 次,仅车费就耗费近8000元,起诉到法庭后,在1996年1 月17日法庭就为林业公司追回全部债务。
1997年,哈尔滨市的闫某来农场养牛,农场乳业公司为吸引养牛大户来农场养牛,为其贷款3 万元,用于养牛。因闫某养牛亏损,无力偿还农场乳业公司的贷款,并要离场出走,农场乳业公司为此诉到法庭。法庭审判人员了解情况后,为企业利益着想,及时赶到农场西大沟被告的养牛场所,将未转移的16头奶牛扣押。通过审理将这16头奶牛顶还了欠款。为农场乳业公司避免了3 万余元经济损失。1997年法庭被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先进集体。
二、经济审判
1986年至1991年间,法庭受理经济案件少,且标的额较小。1992年至2000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庭受理的经济案件逐年增多,且标的增大。七星泡法庭认真贯彻全国各级法院经济审判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经济审判工作,树立经济审判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九年间法庭处理的经济案件为农场各级企业清回欠款近80万元。
1993年7 月农场与贾某经济纠纷一案,法庭立案后,及时查封了被告贾某的住房,不失时机地开庭审理,并依照法律规定经九三农垦法院判决审结此案,为七星泡农场清回欠款59600元。
1995年农场与西管区个体养牛户经济纠纷一案,经法庭人员认真审理并依据法律规定,由九三农垦法院一审判决审结此案,为农场挽回经济损失352457.59 元。
法庭历年审理案件统计表
表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