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场部

第四章 场部、生产队筒况

第一节 场部


  
  嫩江农场场部居场区偏北部,距嫩江县38公里,距九三管理局 57公里,龙嫩公路贯通南北。总土地面积18.28平方公里,居民总户数999户,总人口3,452人。党、政、工、学、商、金融、邮电等机构均设在这里,是全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场部地势较平坦、开阔,北邻第一生产队;东南隔何大泡子与第五生产队相望正南隔何大泡子与第三生产队相望;西至场林业站与四十里河林场界处(1982年划出)。
  1955年建场前,场部所在地为嫩江县科洛乡(五区)双泉村双胜屯。建场初期曾为作业站、管教大队(分场)管理机构所在地。 1959年三岗、嫩江两场合并后,场部由双胜屯迁至十一井字岗阜小岭南坡(观场部址),为嫩江农场场部。曾为分场、劳改大队、管理区、生产队及场直各单位的中心管理机构。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场部住房由马架子、上拉哈辫、土坯房、穿靴戴帽,到现在全部更新为砖瓦结构的房屋。兴建起楼房15幢;教学楼1幢(四层)、俱乐部楼(五层)、办公楼(三层)、综合办公楼(三层)、青年楼(二层)、前屯综合服务楼(二层)、招待所楼(二层)、供水楼(二层)、气象站(二层),淀粉厂主楼(三层)、乳品厂主楼(三层)、乳品厂力、公楼 (二层)、乳品厂供热楼(二层)、工会小俱乐部(二层)、职工食堂小楼(二层)。
  场部交通便利,为本场的交通枢纽。每天,场客运站3辆大客车沿龙嫩公路主干线,往返于嫩江县及各生产队,并有嫩江县客运站、七星泡农场客车经过我场,通达北安、德都、五大连池、格球山农场、尾山农场、七星泡农场和嫩江县等地。另外有4辆个体小型客车每天往返于九三、嫩江县及各生产队。场部从北至南横布4条马路,沙石质路面。1983年主街道一马路、二马路拓宽,并设置排水沟和路灯。居民区内,巷道纵横交错;沙石路面,阴雨天及风雨天气行人及车辆都能畅通无阻。地下设有输水管道,居民全部吃上自来水。
  场部除农场党政机关外,工业单位有:修造厂、粮油加工厂、制材厂、乳品厂、淀粉厂、钻井队、发电厂。主要行业有以马铃薯、鲜牛奶、大豆、小麦等为原料的淀粉,奶制品,粮、油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木材为主的家具、建材业;以农机具制造修理为主的农机工业;以发电、变电为主的电力工业;以钻探为主的钻井工业。商业、服务性单位有:商店、饭店、职工食堂、理发店、照像馆、粮店、招待所、被服厂、香槟厂、环卫队、供暖中心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放搞活的经济政策,使场部集体、个体所有制商店、饭店、食杂店遍布大街小巷。招待所对面设有集市贸易市场;商业公司对面形成了商业一条街,方便了群众生活,繁荣了农场经济。文教卫生方面有:中学、小学、托儿所(幼儿园)、医院、卫生防疫站、文化宫、小俱乐部、图书室、广播站等设施。还有气象站、农业科研站、基建工程队、兽医院、汽车队、林业站苗圃,服务大队菜园队、物资科及驻场银行、邮局等办事机构,都设在场部内,丰富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了农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