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境内水资源丰富,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水资源总量12,578.210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量51400000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438.2 ×100000立方米,江河提水量为7000×10000立方米,可利用水总量373,622立方米;其中可利用地表水235,977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137,655立方米。
  一、地表水资源及其分布
  场内最大的水源,位于场东北部的科洛河,为嫩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流量30—40立方米/秒,坡度1/1000—l/3000。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490毫米,由于受气候和地形等条件的影响,地表水除科洛河主流流量较大,其余5条较大的沟溪流量较小,河床狭窄而曲折,弯曲系数1.3—1.5。因无固定水源,地表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补给。上游集水面积较大,天然地表迳流保持了常年有水,但流量甚微,形成了洪水期水位突涨、干旱期枯竭的现象。但由于地势纵向坡度较大,排泄条件良好,无较大水灾发生。
  嫩江农场区域较小,诸多因素影响,变化不明显,地表水分布较均匀,年际变化呈北部小,南部大趋势。水质一般为碳酸盐、重碳酸盐类低矿化度淡水。PH值在了左右,无色,无味,透明。
  二、地下水资源
  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水位各处相差悬殊,由6米到45米不一。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埋藏、水量以及水的化学特征等均受地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因素的控制。本区主要有下列类型的地下水:
  第四系冲击砂,砂砾石,冲积一冰水堆积及含粘土砂砾石孔隙潜水;
  冰水一冰碛含粘土砂砾石层中孔隙水及上层滞水;
  上第三系孙吴组孔隙潜水,下第三系依安组砂岩、砂砾石孔除承压水;
  下白垩统嫩江组粉细砂岩,砂砾岩承压水和泥页岩风化裂隙或构造裂隙水;
  朱罗系火山岩及碎屑岩裂隙,孔隙水以及华力西晚期花岗岩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水。
  三、地下水资源分布及水质
  第四系潜水的分布,基本上与地貌单元相吻合,即:浅层砂砾石和含粘土砂砾石孔隙潜水分布在河漫滩及支谷漫滩中:冰水、冰碛的含粘土砂砾石层中潜水及上层滞水分布在山前平原之顶部;这些潜水之下有第三系和白垩系地下水。它们依着地质构造体系而显示出规律性。从水平方向看,由北向南,将由白垩系承压水,局部裂隙水,过渡为下第三系依安组承压水。从垂直方向看,盆地边缘白垩系承压水含水层一般直接出露于地表,南部自上而下依次为:上第三系孙吴组孔隙潜水,下第三系依安组承压水,下白垩统嫩江组承压水,朱罗系碎屑岩及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化裂风隙及构造裂隙水,分布在东北部的丘陵区。根据不同的地貌单元,地质体及成井难易程度,场区大体可划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区:
  (一)成井容易的河谷、支谷区:
  分布于科洛河河谷及支谷、高漫滩、一阶地地区。地表平坦,密布沼泽湿地及牛轭湖,面积为107K平方米,占总面积的20.83%。岩性为全新统一上更新统;中积冰水砂、砂砾石及含粘土砂砾石等。含水层为孔隙潜水。水位及含水层埋藏浅,水量丰富,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迳流条件好,水质系低矿化淡水,成井容易。
  (二)成井较容易的山前岗阜状平原地区:
  山前岗阜状平原地面呈垄岗状,多宽沟分布,岗顶平坦,面积401K平方米,占总面积的78.10%。岩性主要为第三系依安组砂砾、砂砾岩;白垩系嫩江组砂岩、砂砾岩及泥页岩。水位及含水层埋藏较深,水量较丰富。含水层为孔隙承压水,局部地区为泥页岩裂隙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迳流条件好,水质较好。为低矿化淡水。成井较容易。
  (三)成井较困难的丘陵地区
  该区为波状起伏的丘陵、沟谷发育,地势北高南低,面积为6 K平方米,占总面积的l.17%。含水岩的以花岗岩为主并有干枚岩、板岩、硬砂岩等。地下水为裂隙水,构造及风化裂隙发育,地下水迳流条件好。水质为低矿化淡水,开采较困难。
  境内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质成份普遍含碳酸铁过重,并含有腐殖质有机化合物,缺少钙类化合物,虽能满足人、畜饮用,但不充足,水质不够良好,儿童饮用易患大骨节症状,女孩尤甚。
  四、水利工程
  场内水利工程是随着垦荒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兴建的。从1958年开始兴建小型水库,七十年代开始兴建防洪、排涝、灌溉工程。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渔业得到了一定发展。
  (一)水库
  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从1953年开始兴建小型水库,先后兴建的三虎水库,十三水库,四水库,场部大桥水库等水库工程,都困各种因素不适应而废弃,。从七十年代开始先后兴建的水轮泵站,一水库、六水库提水灌溉工程,一里泡子,二截河水利工程等,均因地区气候、土壤、地势等不适应而报废。目前竣工的4座水库即:一水库、二水库、五水库、六水库,总控制水面面积140.9k平方米,设计总库容为1247×10000立方米,其中水利库容542.4×10000立方米,现有总库容402.1×100000立方米,现有兴利库容192.3×10000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27万亩。
              现有水库情况统计表



  (二)灌区
  工程设计灌溉面积2.27万亩,分四处均属3亩以下灌区。引水方式为水库自流和提水两种。其中设计自流灌溉面积1.29万亩,提水灌溉面积0.93万亩。从1959年起,先后在一水库和水轮泵站种植过水稻,1971年达420亩,1978年以后废弃。1990年使用旱育稀植技术试种水稻15亩,亩产806斤。并计划开发老虎沟水稻种植区。
  (三)防洪排涝工程
  在水轮泵站上游、科洛河左岸筑堤2Km,平均提高1.7m左右,可起一定防洪作用。场区原有易涝面积11.0万亩,分布于沟谷坡地。1974年至1976年3个冬季时间,把高台沟、何大泡子、老虎沟、小岔八气沟以及六分场(现二十队)南沟等,开挖了排干、截弯取直。治理总长度37000米,治理面积5000亩,占易涝面积的 4.5%,总土方量555,000立方米。
           开通向阳渠(大战老虎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