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审计工作 1986年4月,成立审计科,编制2人。我场审计工作为内部审计,即对农场所辖核算单位进行审计,是国家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审计学原理,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进行查错防弊,以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为企业管理观代化服务。通过审计检查,对被审单位的经营管理制度及经营活动进行评价。通过审核检查,对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鉴证,揭露错误和弊端,制止违反法规制度、违背财经纪律、侵占资财和严重损失等行为,以维护经济秩序。
一、审计的工作任务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
1、财务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2、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3、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
4、国家和单位资产的管理情况;
5、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
6、国家财经法纪的执行情况;
7、承包、租赁经营的有关审计事项;
8、所在单位的领导人交办和上级审计机关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
二、审计的工作范围
l、对被审计部门和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效率性进行审查、评议和建议。
2、对会计记录和资料进行真实性、客观性和完整性审查。
3、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适应,有无漏洞和薄弱环节,并确认是否已经认真遵守执行,是否符合要求。
4、查明经济单位的政策、计划和规章制度是否认真执行,有无错误和舞弊行为。
5、审查贪污盗窃、行贿、受贿等各种问题和案件。
6、评估经济单位内部各部门完成任务的质量等。
三、开展的审计工作
1986年,主要进行了财经法纪执行情况的审计,共审计了42个核算单位,共计查出问题:
1、乱挤乱摊成本3,940.76元;
2、坐收坐支12,115.30元;
3、乱发奖金实物1,409.59元;
4、扩大开支标准114.45元;
5、追回套取现金1,600.00元;
6、查处了原一分场四队(现第五生产队)会计顾彬的贪污问题,给予其开除干籍、开除财会队伍的行政处分。配合纪检部门审查了原计财科副科长关淑彦的贪污问题,因其已调往哈市少管所,此案已由场纪检委转交对方处理。
1987年,结合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审计工作全年分两期进行,上半年为事业单位定期审计,下半年对各生产单位进行了审计,共计审计了37个核算单位,重点审计了退休工人宋洪德基建承包组利用工程预算、承包合同手续及条款不严密的可乘之隙,扩大、虚报材料费,牟取私利的问题,追回款项3,595.37元。1987年全年审计出问题:
1,乱挤乱摊成本4,718.96元;
2、擅自购买控购商品1,964.10元;
3、违反物价管理规定款项678.50元。
1988年,全年审计额为243,300千元,审计出违纪额为16.22千元,其中:虚列支6.4l千元;滥发奖金补贴0.95千元;擅买控购商品7.79万元。本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进行了1987年财务决算审计;
2、对经营承包单位进行了事前财产评估的审计;
3、参加了全国农垦系统大型财务收支审计工作;
4、对各单位的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
1989年共计投入630个审计工作日,审计了核算单位44个,总审计额为208,137千元,查出损失浪费金额453.5千元,帐务差错10.3千元。总违纪额848.5千元,其中:白条顶现金3.6千元,坐支现金777.14元。收缴违纪额11.6千元。本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参加了总局农垦企业的外审工作;
2、配合计划财科开展了财务大检查工作;
3、查处了第十七生产队出纳员韩文友挪用公款3,648.00元的问题,使其受到撤销行政职务,罚款200.00元的处分;
4、开展了经济交效益审计;
5、对1989年全场财务决算进行了全面审计;
6、对离任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7、开展了入党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
8、加强了事业单位的定期审计工作;
9、积极开展审计宣传工作,创办了《审计通讯》,收效甚大。
嫩江农场历年基本建设投资及完成情况统计表
单位:千元 附表
嫩江农场历年基本建设投资及完成情况统计表
单位:千元 附表11
嫩江农场农、牧、工(付业)主要产品单位成本
单位:元
嫩 江 农 场 粮 豆 亩 成 本
单位:元 附表9
嫩 江 农 场 履 带 拖 拉 机 工 作 成 本
单位:元 附表8
嫩 江 农 场 收 割 机、汽 车 工 作 单 位 成 本
单位:元 附表7
历 年 开 荒 及 生 产 总 值 ( 不 变 价 )
单位:亩、元 附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