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共青团

第三节 共青团


   
  一、机构沿革
  1955年6月建场后,成立了团总支,陈克任书记。1957年7月20日,共青团嫩江农场委员会成立,陈克任团委书记,下设14个团支部,共有387名。1957年8月前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9月以后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9年两场合并,团委下设19个团支部,共有团员392名。1957年至1959年共发展团员57名,荣离团员42名。1961年团委书记李太斌、副书记马国良。
  1966年共青团员566名,总场设团委。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基层团组织处于瘫痪状态。1969年,赵守祥任团委书记。1970年,进行了整建团工作,团委下设6个团总支,40个团支部,当年发展团员334名,荣离团员229名。1972年,全场共青团员1,812名,当年发展团员325名,荣离团员226名。
  1978年,团委下设5个团总支,51个团支部。1980年,团委下设7个团总支,53个团支部,共青团员851名,当年发展团员139名,荣离团员36名。1989年,农场中学成立团委,农场2个团委下设2个团总支,62个团支部,共有团员890名,当年发展团员128名,荣离团员228名。截止1989年,共召开了9次团代会,累计发展团员4,857名,荣离团员2,849名,调往外地团员2,009名。
  二、历届团代会
               第一届团代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嫩江农场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7年7月20日召开,会期一天。会议审议通过了原团总支的《关于总支成立以来工作总结和今后工作意见》的工作报告,成立了共青团嫩江农场委员会,选举产生了委员会成员,陈克任书记,团委干事姚克明。
               第二届团代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嫩江农场第二届团代会于1959年6月24日日召开,会期2天。会议审议通过了陈克代表上届团委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了由21人组成的团委委员会,冯萌贵任书记。工作报告指出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号召全场团员、青年继续发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为胜利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三届团代会
                (资料无存)
               第四届团代会
  1973年4月25日至28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53人,列席代表19人。会议审议通过了范希友所作题为《为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可靠接班人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嫩江农场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9人,范希友任书记,王春生任副书记。
               第五届团代会
  1975年5月21日至23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01人,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团委会。王春生任书记。
               第六届团代会
  1977年8月1日至4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96人,列席代表28人。会议审议通过了王斐所作题为《抓纲治国,努力把共青团建设好》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六届团委会,委员25人,王斐任书记。
               第七届团代会
  1980年12月6日召开,历时2天。出席会议代表201人,会议审议通过了孙志广所作题《做好共青团工作,为农场四化建设做贡献》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七届委员会,孙志广任副书记。
               第八届团代会
  1984年3月27日召开,会期2天,出席会议代表202人,会议审议通过了许永和所作题为《适应改革,勇于创新,为开创我场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八届团委会,委员13人,许永和任副书记。
               第九届团代会
  1987年6月25日至27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36人,会议审议通过了许永和所作题为《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为振兴农场经济培育新人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委员会,委员11人,许永和任副书记。
  三、工作情况
  1957年下半年对全场团员和广大青年,系统地进行了团章和革命传统教育。建场初期共青团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对团员青年的管理,以利完成建场开荒和生产任务。1959年春,通过广播、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团员和青年学习党的三届四中全会文件,并结合春播工作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向秀丽、张保忠、徐学会舍已为公的英雄事迹。发动团员青年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常年节约活动和常年积肥运动,并号召团员青年努力学习掌握农业、农机、畜牧等技术知识,迅速成长为生产上的突击手。
  1960年,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并组织了学习竞赛,开展了“好干部、好青年”竞赛活动。各单位均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在生产的中心环节(春播、夏锄、脱谷、送粮、拣粮),组织青年开展了突击活动。机务青年开展了“四化”活动(比质量、比效率、比安全、比技术)。畜牧业青年开展了以养猪为中心的养殖技术学习活动。在青年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三节约两提高”活动。三节约:节约粮食、节约布票、节约开支;两提高:提高出勤率,提高工效。
  “双五十,一清一看”活动。双五十:业余时间拣粮50斤,拣菜50斤;一清:清理场院:一看:看谁完成数量多。
  “五好青年”活动:爱场思想好,劳动态度好,技术学习好,勤俭节约好,团结互助好。
  “五比红旗突击手”活动:比高工效,比优质,比低消耗,比安全,比超过计划。
  1961年,共青团嫩江农场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加强团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工作意见》,开展了“五好青年”评比活动,农场团委表彰奖励了35名“五好青年”,其中受到嫩江县团委表彰的“五好青年”11名。1962年,农场团委表彰了6个“五好集体”,16名“五好团干部”,70名“五好青年”。1966年至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农场团的各级组织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以来,大批下乡知识青年进场,使农场团员数量剧增,团组织活动十分活跃。1970年,开始进行整建团工作,使团的工作逐步转入正轨。广泛号召青年向雷锋学习,并开展了向青年英雄人物金训华、张勇、胡业桃学习的活动。根据农场特点,在农忙季节组织和发动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农闲季节,组织青年开展兰球、乒乓球比赛,野营拉练和文艺调演等多种文体活动。
  1978年,由于大批知识青年返城,使团的各项工作削弱,1979年5月,全场7个团总支53个团支部重新进行了改选,加强了团的组织管理工作。1980年3月,各分场团总支均由一名青年党员任专(兼)职团干部。1981年至1984年有325名团员青年被农场授予“新长征突击手”。1983年,全场成立帮教小组72个,学雷锋小组294个,送温暖小组186个,为您服务小组93个,为群众做好事1,300人次。1985年和1986年的“五·四”青年节,农场团委举办了读书演讲会和团支部书记座谈会,并举办了2期团干部培训班。1988年,农场实行家庭农场,团委组织团员青年进行了政治理论学习,对改革的的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1989年,对团的工作实行了目标管理,建立了团干部管理考核档案,并开展了颁发团员证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向农场组织部门推荐了7名优秀团员做为党的发展对象,经组织部门考核发展了5名。同年,“五·四”青年节组织了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为主题的文艺联欢会,组织了“纪念‘五.四’七十周年一分钟演讲会”,并举办了 “硬笔书法赛”。“六·一”儿童节组织了 “团少大联欢”,并表彰奖励了优秀少先队员。国庆节组织了“庆‘十·一’游戏表演赛”和“十·一”征文活动,举办了青少年书画大赛与“青春杯”书画展。在美化环境中,全场共修青年路42条,团员义务韦树16,150株,修建青年花池49个,修路5,240米,挖排水沟2,620米,清理垃圾3,567方,团员义务劳动达4,860人次。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全场共成立学雷锋小组15了个,为群众做好事 3,125人次。
                团 委 成 员 更 选 表
                                     表1



  注:1955年至1956年为团总支委员会。
  1957年以后均为团委委员会。
             历 年 团 员 基 本 情 况 表
                                     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