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改造教育

第三节 改造教育


 
  为了认真贯彻“阶级斗争与人道主义相结合”,“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和“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改造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按照全国、省历次召开的劳动改造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大队(分场)设管教大队长、教导员、管教干事各1人,中队设指导员、中队长、管教员各1人。大队看守所设有看守员5至7人。
  教育内容大体分为五个方面:①认罪守法教育;②国内外形势教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③劳动生产技术、文化学习、卫生知识教育;④改造中好坏典型事例的教育;⑤劳动改造条例、方针、政策的教育。
  1958年,彻底改变了过去“拖、铐、押、绑”的管理方法,把改造、思想教育放在了第一位。对犯人进行经常性的认罪守法教育,开展了总路线的大宣传、大教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掀起了“三好红旗竞赛活动”,即比劳动生产好,比思想改造好,比遵守监规纪律好。从而使犯人出勤率达到了98%以上,生产效率比1957年同一时期提高了10%。
  1959年,开展了“四查四比活动”即查思想,比改造;查劳动,比措施;查数量,比质量;查学习,比收效。并且提出在犯人中实现“八无”(无行凶、无自杀、无逃跑、无破坏、无盗窃、无各种反动落后集团、元暴动。无人为的伤亡事故和非正常的死亡),“七好”(犯人思想改造好,劳动生产好,遵守监规纪律好,勤俭节约好,清洁卫生好,文化学习好,犯人生活调剂好),“四消灭”(消灭顽固犯、火灾、四害、污水和垃圾),“五多”(犯人积极的多,提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的多,副业收入多,积极捡粪的多,植树造林的多),“四高”(犯人劳动情绪、效率高,出勤率高,作业质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三净”(在押犯再犯罪打击的净,漏案查的净,错案挖的净)。
  一、政治教育
  1、每年冬季至春播前的一段农闲时间,都有计划、有步骤、有时间进度安排地对犯人进行“冬训”。例如1955年的冬训,就对犯人进行了政治思想(即前途远景)教育和肃反政治政策教育,由于犯人有一部分是从广东调入的,口音不同,有的听不懂教员讲话,管教科就立即采取将犯人按地区分开,并调配该地区干部讲课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冬训,犯人多数能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坦白交待和检举揭发,稳定情绪,更好地接受改造。
  2、每年冬训后,翌年适时召开犯人奖惩大会。按规定,奖励分记功、减刑和物资奖励,惩罚分记过、禁闭、加刑和处死刑。据统计,仅1957年至1959年3年间,受奖励、减刑的就有2,552人,受惩罚的253人。
  3、成立犯人积极分子委员会。1956年,为了贯彻嫩江地区劳改局关于管教工作改革制度的指示精神,于是年7月30日开始,分别在一、二、三站的3个中队进行了选举积极分子的试点工作,8月4日在全队铺开,到8月7日止,共选出积极分子754人,占犯人总数的33.7%。中队内正式成立了18个积极分子委员会。8月9日,在场部干部食堂隆重庄严地召开了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72人,其中列席27人。会后印发了《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专刊》。1956年9月16日至21日,嫩江农场派24人(三岗农场派36人)参加了嫩江地区劳改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期间,成立了犯人积极分子委员会,从而调动了犯人的改造、生产积极性,仅据第三作业站是年8月11日开始割小麦统计,全站平均每人完成1.8亩,超过定额50%。第四作业站割草效率较前提高32.5%。第一作业站利用业余时间盖了一栋家属宿舍。
  但是,犯人积极分子委员会成立之后,也随之出现了“狱头”作风,农场根据上级指示和改造工作出现的新特点,遂于1961年将犯人积极分子委员会改由内部掌握,不做公开组织。
  4、“一封信”活动。1959年,在犯人中开展了“一封信”活动,动员犯人用信函方式向家庭或原来行政机关汇报自己的改造表现。全场共写出3108件书信,经审查发出2700件,收到当地机关和犯人家属回信的1238封。看了回信后,犯人兴高彩烈,都认为家乡真的变了样,再不好好改造,释放后就无法见人了。
  5、组织犯人参观。1959年9月,嫩江县劳改局组织一批犯人到齐齐哈尔市工厂参观,场里派26人参加。参观后,顽固派原伪嫩江省民政厅厅长梁宗全说:“齐齐哈尔是我最熟悉的城市,这几年—的建设,真是梦想不到的事。这些大工厂把齐市装饰得更美丽。我只有一条路,老老实实的听政府的话,安心改造自已”。
  1964年5月上旬,场里又组织两类分子参观访问了嫩江县海江人民公社金星大队,提高了犯人的认识,促进了改造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6、利用活教材,选择典型,树立先进样板,狠抓活思想教育。仅1964年半年时间,在两类分子中先后树立24名改造样板(其中犯人11名,农工13名)。有的犯人.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今后不能再马马虎虎地改造了”。是年,刑满15年的杀人犯谢新,去劳动现场时听到水库有呼救声后,立即跑去从3米多深的水中救出了一名公安干警。
  二、劳动教育
  1、进行劳动生产技术教育。每年冬训期间,都根据当时生产实际需要,组织犯人学习劳动生产技术。如1955年冬训期间,就抽调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犯人进行新式农具、农业技术的速成教育,然后向全体犯人进行传授,都初步掌握了作业技术,少数犯人还学会了农具的检修。在1956年的生产中,全场254台大型农具的使用,全部由这次冬训中培养的劳改队员担当。
  2、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历年春播到来之前,都召开春播动员大会,号召犯人为按时完成春播任务而努力。春播、夏锄、秋收期间,开展表决心、挑应战、争立功等活动,并组织各类突击队、骨干班等,开展红旗竞赛活动。劳动中实行考核评比,生产任务完成后总评,实行阶段物资奖励。
  三、文化学习
  开展文化学习,坚持常年扫盲,是经常性的工作,犯人每天都坚持1小时的文化学习时间。1958年,在犯人中有兼职扫盲教员118人,根据结合生产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队队有黑板,看图识字牌,工地设有生字牌,劳动工具上都有生字板,督促犯人自学。同时开展了包教包学运动,规定完成时间。1959年初,文盲有2021人,到年末共扫除文盲1260人,达到识字200个以上的,占文盲的62%,有的基本摘掉了文盲帽子,还有的达到了初小文化程度,能自写书信。犯人杨建宽,入监时一字不识,经过学习,他亲笔写信给父亲说:“这封信是我自已写的,你老人家不能怀疑吧?这是政府教给我们的,应该感谢政府,也说明了共产党政策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