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治疗

第三节 治疗


   
  建场初期,由于野外作业时间长,生活水平较低,气候严寒,一般以季节多发病、流行病发病率较高,如克山病、出血热较为突出。为了能及时抢救危重患者,当时各作业站均备有马爬犁,便于联系转运治疗。在治疗克山病时,主要使用樟脑与氧化梓脑,1960年以后,则开始使用大剂量维生素B,辅以综合性预防措施如防寒、防潮等。在治疗出血热时,原则上是早期发现病人,不乱用解热剂,补充液体,扩溶纠酸,预防休克。当时的观点是小剂量加糖静脉缓注及少量多次补维生素丙加高糖,适当使用镇静剂。
  1968年,大批知青进场,使防病治病工作量大幅度增加。70年代初,出血热在场内大批发生,职工医院内科针对这一现状,与黑河地区医院联合进行科研,收效甚大,1973年冬,全场共计发生流行性出血热80例,仅死亡4例。1980年至1986年,又与哈尔滨医大联合,协作进行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986年以来,职工医院和各卫生所都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使医德医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1987年3月1日,内科救治一名6个月患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及4月份抢救3名脑血管意外病人,均取得显著疗效,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
  1969年至1972年,外科只能做阑尾炎、疝气、胃肠切除术等一般性普通外科手术,1975年后,能做甲状腺肿、肠梗阻等手术。妇产科在建场初期至1974年,就能做一般妇产科检查及人工流产,1988年8月,才建立分娩室,备有紫外线消毒灯管及抢救药品和器械,新生儿都能及时接种卡介苗。1968年,院里开始做——般性检验,以后才发展到能进行四大常规及生化检验。牙科从1972年开诊,除拔牙外,还能间做鼻息肉手术和治疗一般性皮肤病,1987年以后,牙科医生除治疗各种牙体病外,还能做上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内外固定术、颌骨囊肿摘除术等,1973年,开展牙齿镶复工作。
  院里还培养起一支过硬的护理队伍,各项医护操作技术熟练,静脉注射及小儿头皮针注,成功率达90%以上,并能做动脉穿刺、输血等。1975年开始做计划生育手术以来,无感染观象发生,并对1级护理以上的病情较复杂的患者全部填写计划护理单。
  全场医疗卫生用药大部分从嫩江县医药公司购入,少部分从外地购买。1973年,职工医院和场“七·二一”大学共同采集野生中草药120种,3千多斤。1976年至1978年,成立了制剂室,能制做各类葡萄糖、生理盐水和中草药针剂,产品合格率达80%以上。1979年7月,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剂室停止工作。
            1981~1989年住院及门诊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