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后记

后记

后记

后记



  《嫩江农场史》历时15个月,现在终于脱手,现以铅印的形式和大家见面。
  其实,我场场史的编纂工作始于1984年,其间几易数手,长达6年,虽摘抄了一些档案资料,完成了《大事记(1955—1984)》初稿和部分队史、专业志的征集,但散失严重,所存除《大事记》外,多零乱无绪。
  1990年3月,我编写组组建,4月10日,场办发〔1990〕10号文件,成立了新的编审委员会和场史编写办公室,编辑人员也做了明确分工。截止于1991年6月,15个月来,我们的编写工作极为紧张繁忙。先组织全场40个部门资料的提供撰写工作,定人、定题、定写作计划、定交稿时间,又先后多次召开部门撰写人会议,给予业务指导,并编写了各《部门志写作提纲》、《行文规定》下发,力求一次成形,层层落实,责任到人,陆续征集了部门资料42份,共计约30万字;其次,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原则,突出本场特点,大量参酌历代史志写作技巧与体列,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总体设计,稿凡六易,分篇责编,各尽其力,总计完成10篇(《大事记》在内)41章92节,约50万字;1991年4月6日,初稿铅字打字印刷开始,费时2月有余,期间场办公室、淀粉厂、加工厂、乳品厂,在人力和物力上都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在此谨表衷心的感激。
  在初稿的编写过程中,始终得到九三农管局史志办、场党委的支持和指导,各科室、各基层单位在编写部门资料中,大力组织人手,按时提供,尤其是老干部第一党支部,始终关注场史的编写工作,特录此以示敬意。
  《嫩江农场史》记述了嫩江农场34年的发展变化过程。它应该是农场的百科全书,是“借志鉴今”、启迪后人的珍贵历史资料;应该是全场广大干部、职工和老一辈开拓者的共同心愿,是全场人民奋斗、建设与智慧的共同结晶。
  由于场档案室初建无绪,资料不全,又无暇外出采集必要的口碑,加上我们的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当会多多,敬祈有识之士多多斧正。
                               编  者
                            一九九一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