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经营概况

第四章 经营规模

第一节 经营概况


本场土地总面积为912600亩。耕地面积已发展到315739亩,尚有可垦荒地48836亩,林地面积56719亩(果园797亩,苗圃446亩,草原面积141700亩,水面3320亩,场基地及道路占地32207)。此外经省主管部门批准部队建农场借用170250亩。全场总人口14767人,职工5254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62亩。占耕地面积23亩,每一职工占有耕地面积65亩。房屋建设总面积为27166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75109平方米,非生产用房192732平方米。拥有履带式拖拉机135台,胶轮拖拉机110台,小型手扶拖拉机8台,谷物联合收割机 158台,其中自走式93台,各种农机具2115台,推土机8台,汽车66台。各种金属切削车床38台,台钻16台,锻造设备8台,其它设备38台。场内沙石路面公路91.3公里,电话线路54.2公里。
  1955、1985年,国家投资总额2800万元,回收1723万元,回收率61.5%,其中税金1487.6万元,上缴利润235.2 万元。1955~1978年国家弥补亏损39646 万元。1956、1985年三十年间,生产经营11年盈利,19年亏损,亏损总额3569.6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本场生产经营形势好转。1979~1985年期间,国家投资500.1 万元,回收847.3 万元,回收率169 %,其中税金663 万元,利润90万元,能源资金94.3万元。7 年盈利837.3 万元,亏损853.1 万元(含1984年特大自然灾害亏损419万元),实亏115.8 万元,平均每年亏损16.6万元,降亏幅度是三中全会以前的12倍,盈利最高年份是1983年,纯盈利530 万元。
  农业本场农业种植以小麦、大豆为主。小麦播种面积约占55%;大豆播种面积约占 44 %,杂粮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少。建场三十年来,共生产粮豆十一亿六千八百六十九万斤,上交五亿八千六百六十八万斤。粮豆单位面积产量最高113 公斤(1982年);最低29公斤(1969年)。年产值最高1972万元(1985年)。农业机械化程度80%,非田间机械化程度50%,相对偏低。
  第六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期间,本场紧跟垦区经济发展形势、已建成大豆出口基地。1981、1985年粮豆种植面积为156 万亩,平均每年31.2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51.8万亩,平均每年10.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2.5%最高年份:11万亩,占种植面积40%。“六五”期间粮豆总产33845万斤,平均每年生产粮豆6769万斤。其中大豆五年间总产10117 万斤,平均每年生产2023万斤,占粮豆总产的29.9%。交售量为7755万斤,商品率为26%,平均每年交售155 万斤。五年间出口大豆2802万斤,商品率8.3 %。平均每年出口56万斤,出口价值1068万元(按现行价),占农业总产值的10.9%,占粮豆总产值的14%。
  林业场区林地总面积2034万亩,其中大部分为国有林。1983年地方林业部门发给本场20块宜林荒地林权证。面积40095 亩。截止1985年全场人工造林面积26185 亩,其中用材林24190 亩,农田防护林11479 亩。本场设有林场(林业站)一处,职工76人,经营苗圃443 亩,年产值26.2万元(按80年不变价)。场区内设有专职营林员负责自然林、人造用林和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工作。
  畜牧建场初期,贯彻“人机畜结合”的建场方针,大牲畜在农业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发展较快。七十年代后,随着机械程度的提高,畜牧业生产提倡以养猪为主,同时发展草食类畜禽的养殖。八十年代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养畜禽迅速转向个体经营,畜牧业出现兴旺景象。1985年底,主要畜禽存栏数为:马455 匹,牛590 头,驴20头,鹿179 头,猪5008头,绵羊2293只,山羊294 只,家禽51290 只。其中公养存栏:牛2 头,马55匹,猪171 头,鹿179 头。全场牧业产值22.1万元(按80年不变价)。
  副业本场副业生产较薄弱,仅以养鱼、蚕、蜂为主。现有养渔池两处,水面为2845亩。
  一处归科研站经营,一处个体经营,年产值3 万余元。放殖柞蚕24把茧,占地7100亩。养蜂246 箱。副业总产值25.3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采集业以榛子、蘑菇为主,尚有大量山野菜、中草病、编织等付业生产项目急待开发利用。
  工业全场共6 个工业单位,工业生产基本形成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网点,设有农机修造厂、粮油加工厂、砖厂、制材厂、都柿酒厂、煤矿等。现有从事工业生产的职工516 人。工业年产值384.8万元(按当年价)。
  商业场部设有商店两处,食杂店一处。基层分销店7 处,代销点2 个。全场基本形成商业服务网络。年商品销售额为145.7 万元。
  文教卫生场办十二年制中学一所,九年制中学一所,职业高中一所,小学22所。全场在校生6200名,教职员工279 人,其中教师221 人。
  本场设有职工医院一处,职工69人,其中医生33人,门诊部设有内科、妇科、检验科、放射线、心电、B 超、药局等科室。住院处床位56张。基层卫生所21个,医务人员258 人。
  家庭及农场承包体系本场自1985年以生产队为基础开始实行职工家庭农场建制,全场共建种植粮食作物的家庭农场28个,承包户69个。经济作物承包户27个;林业承包户 24 个;牧业家庭农场1 个,承包户37个,其中养猪户20个,养牛户5 个,养羊户7 个,养鸡户5 个;工业承包户6 个,其中饲料加工1 个,其他承包户5 个;运输承包户56个,其中个体户12个,承包汽车户44个,个体8 个;承包拖拉机户12个,个体4 个;建筑承包户 1个;商业,饮食、服务承包户10个,个体30个。其中商业个体户26个,饮食承包户5 个,个体1 个;生产服务业承包户3 个;非生产性服务业承包户2 个,个体户3 个;其它行业承包户4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