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林业资源

第三节 林业资源


本场区域内林地面积13561公顷,森林覆被率达44.8%。林业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天然林资源,人工林资源,宜林荒山、山产及动物资源等等。
  一、天然次生林资源
  本场位于小兴安岭西部边缘向嫩江平原过渡带。场区内半山地、陡坡地总面积142.79平方公里,占全场总面积的24.4%,场区内天然次生林面积为10168.8 公顷,占全场土地总面积的16.7%,主要分布在场区东部和北部。海拔高度在350 —400 米之间,土质为棕色森林土。
  主要树种为白桦、黑桦、杨树、蒙古柞树、柳树,榆树以及山丁子,山杏、稠李子、榛柴、苕条、刺玫、等乔灌植物。其中桦林面积1016.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0%;杨树面积1500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4%;杨、桦、柞混合林面积15509 公顷,占林地面积的工6 %。这些天然次生林属于本场经营的有2035.6公顷,其余属四站、科洛两个地方林场管辖。区域划分以原嫩漠公路为界,左侧属四站林场,右侧属科洛林场。长期以来由于地方林场和场营权限不清,管理混乱,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大片次生林地得不到更新改造,致使部分林地郁闭度不断下降。
  1984年嫩江县政府给本场核发了20块“两荒地”林权证,总面积2673公顷,这些林地郁闭度均在0.1 以下。据1985年末统计,属于本场经营的天然次生林地只有2035.6公顷,多为稀疏幼林和灌木丛生的荒坡。林地更新将是本场的一项长期任务。
  二、人工林资源  
  本场人工造林活动始自1957年,到1965年已达152.3 公顷。当时的造林方针是四傍绿化和用材林为主,防风护田为辅。进入70年代,逐渐建立起专业造林队伍,开始有计划的营造用材林、防护林。特别是1973年,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发出五个大干快变号召,其中有“植树造林要大干,荒山秃岭要快变”的口号,促进了造林工作的发展。
  1974年,本场投入大批劳动力,营造近千亩以农田防护林、薪炭林为主,辅以其它林种的人工造林高潮。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成活率偏低。1979年以后营造的人工林,每年都要进行补植,1982年全场补植面积达115.3 公顷。
  人工造用材林树种主要是兴安落叶松,六十年代营造的部分用材林现已成材。截止 1985 年用材林林总面积已达1117.2公顷,其中1985年当年营造用材林581.6 公顷。农田防护林以小黑杨为主,树种比较单一。自农林林网化实施以来,全场共裁植防护林带273 条,按农田林网化标准(耕地面积5 %)要求,仅完成2.5 %不足。
  本场大面积造林活动始自1979年。1983年形成高潮,当年营造976.8 公顷,完成计划的 86 %,验收合格率77%。其中用材林29.6公顷,农田防护林243.27公顷,同年计植1115.73 公顷。
  1985年人造林累计面积1916.87 公顷,其中用材林1117.2公顷,农田防护林765.27公顷,薪炭林600 亩四傍绿化林48750 株,育苗面积22.93 公顷。全场人工林总立木蓄积量为2388立方米。
               人工林分布情况表10—1


续表



  据1986年4月统计,防护林中含绿化林。
  三、野生植物资源
  本场野生植物资源较丰富,主要有:1、木贼科: 问荆 水木贼 林木贼2、蹄盖蕨科; 狭叶蹄盖蕨3、蕨科: 蕨菜4、松科: 兴安落叶松 鱼鳞杉 红松 彰子松5、杨柳科: 山杨 大青杨 越桔杨 大黄杨 杨柳 蒙古柳 粉枝柳 沼柳 西伯力亚青柳 蒿柳 玉芯柳6、胡挑科: 核桃秋7、桦木科: 水冬爪赤杨 黑桦 自桦 紫桦8、榛亚科; 榛柴9、山毛举科: 蒙古柞10、榆科:
  家榆
  春榆11、荨麻科: 麻叶芋麻 狭叶芋麻12、檀香科:
  百芯草13、蓼科:
  分叉蓼
  卷茎蓼
  耳叶蓼
  箭叶蓼
  桃叶蓼
  蒿蓄蓼
  毛脉酸模
  邹叶酸模14、藜科:
  轴藜
  刺藜
  灰绿藜
  大叶藜15、苋科:
  苋菜16、马齿苋科:
  马齿苋菜17、石竹科:
  毛轴骚缀
  垂根繁萎
  兴安繁萎
  东北石竹
  剪秋萝
  女姜菜
  麦平草18.睡莲科:
  睡莲19、毛芪科:
  草乌头
  草地乌头
  细叶乌头
  草玉梅
  驴蹄草
  草穗开麻
  棉团铁线莲
  辣叶铁线莲
  飞燕草
  勺药
  掌叶白头
  毛茛
  剪头唐松草
  翅果唐松草
  贝加尔唐松草
  短辨金莲花19、木兰科:
  五味子20、十字花科:
  齐菜蔷
  播娘蔷
  线叶花旗芋
  荸苈
  月花菜
  球果焊菜21、景天科:
  土三七
  长药景天22、虎儿草科:
  梅花草23、蔷薇科;
  郁叶绣线菊
  乌苏里绣线菊
  缉毛绣线菊
  龙牙草
  蚊子草
  叉叶萎陵菜
  莓叶萎陵菜
  翻自萎陵菜
  野玫瑰
  大白花地榆
  小自花地榆
  地榆
  山杏
  稠李子
  山里红
  山丁子24、豆科:
  蒙古黄芪
  斜茎黄芪
  山岩黄苠
  三脉山黧豆
  山黧豆
  胡枝子
  兴安胡枝子
  细叶胡枝子
  草木犀
  多叶辣豆
  苦参
  野火球
  茼果胡卢巴
  歪头菜
  多茎野碗豆
  广布野碗豆
  山野碗豆
  大叶野碗豆25、牡牛儿科:
  绒背老营草
  兴安老营革
  草鼠掌
  块根老菅草26、芸香科:
  自鲜
  黄波萝草27、大戟科:
  狼毒28、械树科:
  色树
  茶条树29、椴树科:
  紫椴30、锦葵科:
  野西瓜苗
  冬葵31、金绦桃科:
  长柱金丝桃
  短柱金丝桃
  乌绒金丝桃32、沟繁缕科:
  三萼沟繁33、瑞蓄科。
  洋火头花34、干屈菜科:
  于屈菜35、柳叶菜科:
  柳兰36、菱科:
  菱角37、伞形科:
  独活
  紫胡
  水芹
  狭叶译芹
  防风
  东北迷果芹38、山菜菊科:
  红瑞木39、杜鹃花科:
  兴安杜鹃
  笃斯40、报香花科:
  点地梅
  黄莲花41、木樨科:
  水曲柳42、龙胆科:
  大叶龙胆
  剪割龙胆
  兰花龙胆
  睡莲
  莲叶杏菜43、旋花科:
  打碗花
  中国旋花44、花葱科:
  花葱45、紫竹科:
  勿草
  附地果46、唇形草 多花筋骨花
  水辣针
  香蕾
  夏玉草
  野芝麻 狭叶益母草
  地瓜苗
  益母草
  东北裂叶荆芥
  黄芹
  薄叶黄芹
  小叶黄芹
  百里香
  野薄荷47、玄参科;
  穗花马先蒿
  黄旗马先蒿
  大花马先蒿
  细叶马先蒿
  马先蒿
  山马先蒿
  轮叶马先蒿
  柳叶婆婆纳48、车前科:
  车前
  平车前49、茜草科:
  逢子菜
  砧草50、败酱科:
  岩败酱
  毛苓败酱草
  败酱51、山萝卜科:
  蒙古山萝卜52、桔梗科:
  输叶沙参
  狭叶沙参
  蒙古沙参
  紫戏风珍草
  雾花风珍草
  党参
  山桔梗53、菊科:
  输叶泽生
  东凤菜
  紫苑
  麻氏紫草
  阿尔太狗娃花
  旋复花
  火绒草
  鬼针草
  苍耳
  单叶芪
  细叶芪
  黄金蒿
  臭蒿
  青蒿
  万年蒿
  万年莲
  裂叶蒿
  水蒿
  艾蒿
  柳叶蒿
  黄蒿
  壮蒿
  大籽蒿
  兔毛蒿
  免儿
  山尖子
  金缓索吾
  北索吾
  蹄叶索吾
  牛蒡
  关苍术
  烟管蓟
  初州漏芦
  点叶风毛菊
  齿叶风毛菊
  羽叶风毛菊
  伪泥胡菜
  苴舶寐兹斗
  风毛菊
  山牛蒡
  全绿叶山柳菊
  兴安毛连菜
  鸭葱
  蒲公英54、香蒲科:
  小香蒲55、黑山棱科:
  黑山棱56、眼子菜科:
  光叶眼子菜57、泽泻科:
  泽泻58、花蒲科:
  花蒲59、禾本科:
  小叶樟
  大叶樟
  狼尾草
  垂披剑草
  披剑草
  野古草
  早熟禾
  草地早熟禾
  草原羊毛
  落草
  芨草(燕麦芨芨草)
  羊草  
  水稗子草
  网草
  星星草
  乌唐
  异燕麦
  展穗雀麦
  芦苇
  金色狗尾草
  金茅
  大油茫60、沙草科:
  修氏苔草
  灰麦苔草
  漂笺苔草
  棉花沙草
  三棱草
  直穗苔草
  水葱61、鸭趾草科:
  鸭趾草62、百合科:
  小根蒜
  野葱
  黄花菜
  毛百合
  山丹
  细叶百合
  玉竹
  玲兰
  一输贝母
  马氏药芦
  双叶午鹤草63、鸢尾科: 马兰(五蜂花)
  燕子草
  射于鸢尾64、兰科:  
  大花杓兰
  班花杓兰
  手掌参
  缓草
  四、中草药资源
  本场近300种野生植物资源中,有中草药近百种,其中常见的主要有:
  龙胆——龙胆草
  苦参——山槐子、山槐根
  白头翁——毛骨朵花
  白矛根——茹根、茅草根
  青蒿——香蒿、臭蒿
  车前子——车轱辘菜
  萹蓄——猪牙菜
  萱草根——黄花子、金针菜
  牵牛——二丑、黑白丑
  威灵仙——东北铁线莲、山辣椒秧子
  山野碗豆——透骨草、落豆秧
  苍耳子——老苍子
  独活——走马芹、大活、毒芹
  芍药——赤药、山芍药
  益母草——益母蒿、坤草
  三棱——黑三棱、去皮棱
  蒲黄——蒲棒、蒲花、香蒲
  小蓟——苣蔓茉
  瓦松——酸塔、干提溜
  仙鹤草——老牛筋
  地榆——黄瓜香、山地瓜
  远志——小草
  南沙参——轮叶沙参、四叶菜
  玉竹——山苞米
  黄芪——蒙古黄芪
  百合——山丹丹,散莲花豆
  手掌参——手参、掌参
  升麻——窟窿牙根
  紫胡——香紫胡
  野薄荷——薄荷草
  桔梗——包袱花根
  满山红——映山红、杜鹃花
  酸浆——红姑娘、灯笼草、挂金灯
  贝母——轮贝
  苦麻菜——败浆草、鸭子食
  蒲公英——婆婆丁、黄花地丁
  地丁——米口袋、痒痒草
  白鲜皮——八股牛、山牡丹
  射干——山蒲扇
  漏草——大脑袋花、大头翁
  黄芹——黄芹根、山茶根
  延胡索——元胡、蓝花豆
  草乌——北草乌、蓝附子、蓝乌拉草、鸡头草
  狼毒——猫眼根、山红萝卜根
  断肠草——红火柴头花、小狼毒
  五、山野菜、食用菌资源
  本区山野菜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蕨菜,黄花菜(金针菜)、山韭菜、山菠菜。柳蒿、灰菜等等。山野菜由于无人为污染,倍受人们喜爱。尤其是蕨菜、黄花菜等,营养丰富,经济价值也很高,有开展利用和组织采集外销的潜力。
  食用菌大部分生长在林中倒木、腐殖植被或林间草地。主要有蘑菇、木耳、猴头等。蘑菇在本场自然次生林中种类很多,其中榛蘑、桦蘑、草蘑、油蘑、花脸蘑、松乳蘑等十几种均可食用。榛蘑、桦蘑较名贵,每年秋雨过后,近山区居住的人们便成群结队地上山采集,这时房前房后蘑茹串随风飘香,看上去别有一番地方风味。最多的可采集到上百斤干品,收入可观。
  木耳、猴头属于山珍。本场区域内产量不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深山中。
  山野果主要有榛子、都柿、刺玫果、山丁子、稠李子、山杏等。
  六、野生动物资源
  本场地处小兴安岭边缘、山林、草原、丘陵漫岗、河流、沟谷川具备的地理环境,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野生动物种类较丰富。
  哺乳动物主要有:黑熊、野猪、狍子、犴达犴、狼、狐狸、貉子、獾子、水獭、射鼠(水耗子),山狸子,野兔、松鼠、桦鼠、黄鼠狼(黄皮子)、猞狸、蝙蝠、鼹鼠(瞎猫鼠子)、田鼠、家鼠等等。
  软体动物主要有:哈喇(河蚌)、蜗牛等。
  两栖动物主要有:田鸡(哈什马子)、蟾蜍、(癞哈蟆)、乌龟等。
  爬行动物主要有:蛇。大部集中在本场东北部山区。
  飞禽类野生动物主要有:雉(俗称野鸡),野鸭、乌鸡、山鹰。喜鹊、乌鸦、“杀半斤”、猫头鹰、啄木鸟、松鸡、飞龙、杜鹃、山鸽、鹌鹑、班鸠、山雀、苏雀、车喝子、柳毛子,燕子(家燕、山燕和麻燕)、家雀,打渔郎、老朴等。
  由于林业资源不断遭到人为破坏,许多珍贵的动物已很少见。如犴达犴、飞龙、乌鸡等。
  七、主要山林特产简介
  黄芪:别名锦芪、绵黄芪,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1米,羽状复叶,叶片为椭园形。点状花序,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冠蝶形,浅黄色。荚果半园形,稍扁,内有几粒褐色种子。主根细长,园柱形,黄褐色,韧性强,不易折断,根入药。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机等功能。
  黄芪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地都能种殖,比较耐寒,怕积水,耐旱,能在田间越冬。本区野生黄芪称之为蒙古黄芪或北芪,多见于林边路旁。较名贵,经济价值很高。
  榛子:桦木科,落叶灌木式小乔木。幼枝有软毛或膜毛,叶园卵形至倒卵形,顶端稍平有长尖头,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和裂片。早春先叶开花,雌雄同株。雄花排列成柔荑花序,花包于花芽内,仅露红色花柱。小坚果近球形,托有钟状总苔,总苞较坚果长,具6—9个三角形裂片。榛子每年八月下旬成熟,果实坚硬,果仁清香爽口,油而不腻,是小兴安岭山脉特产。本场低山丘陵荒地均有大量生长。采集量很大,远销南方各地,经济价值很高。
  都柿:都柿是一种天然野果,盛产于小兴安岭,本场区域内也有大量生长。其学名为笃斯越桔。属于落叶灌木,丛生,杜鹃花科。枝高50厘米左右,多分枝,花1—3朵,生于头年生枝条的顶部叶腋内。都柿果为兰紫色扁球形或椭园形体,直径约1厘米。成熟的果实外表有一层灰白霜。据近年分析测定,都柿果含大量有机酸、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和天然色素等。食后咀唇牙齿会染成浓紫色。每当麦收时节,便是都柿成熟的时候。在桦林边,草甸上便可以看到一片片、一丛丛的都柿秧上结满了黑幼幼的都柿果,人们用采集的都柿果馈赠亲友、招待宾朋,绕有地方风味。食用都柿果,味酸甜,具有提神作用。都柿果还可以制酒、汁、酱、糖、干等。味美芳香,营养丰富。本场酿酒厂生产的“中国都柿酒”和都柿小香槟畅销省内外。
  蕨菜:生长在本场山地边缘的野生植物,含有多种营养成份。采摘后加盐腌制可存放几年不坏,食用时用凉水泡去盐份,既可当小菜,也可切段炒肉、蛋或别的副食品,食之别有风味,可增加食欲。产品深受日本、美国欢迎,加工出口可换取外汇。
  金针菜:又名黄花菜。系野生多年宿根生草本,山坡草地均有大量生长。每年六月开花,花蕾黄色,花芯形如针,故称金针菜。盛开时节黄花遍地,十分喜人。采集花蕾蒸熟或用开水打炒,易于晾干,干后金黄,既可食用。金针菜营养丰富,南方人尤为喜爱。
  榛蘑:系食用菌类,生于天然次生林中,榛柴岗产为上品,故名榛蘑。秋雨多的年份产量丰盛。采集后可穿串风干或用开水炒后腌制保鲜。榛蘑肉厚味美,营养价值极高,为席上佳肴。经加工还可药用。
  黑木耳:属于菌孢子,自然散落林木技干或枯木生长的半透明胶体,肉质薄嫩,茶褐色或深褐色,干燥后变为灰黑色。本场东北部天然次生林中均有生长。黑木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10.6%蛋白质,65%糖份,在100克黑木耳中,含有185毫克铁,375毫克钙和201毫克磷。黑木耳质地脆嫩,味道鲜美,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喜爱的食用珍品之一。黑木耳药用有益气轻身,滋补强壮,通便治痔的功效,并可去淤生新。黑木耳经济价值极高,出口可换回外汇。近年人工培植较多,并引进先进技术大量生产,是致富的好门路。
  猴头:本场东北部山区林中偶有发现。生于柞树枝干,子实体肉质块状,直径5—10厘米,白色,干燥后呈澄褐色,形似猴头、故名。猴头,是具有高级营养成份的食用菌。含多种有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兼可供药用。有助消化滋补、抗癌的功效,与燕窝、鱼翅齐名,被称为山珍。
  飞龙:又名花尾榛鸡,本场东北部深山常有出现,数量不多,属重点保护的稀有珍禽飞龙体长近40厘米,羽毛烟灰色,喉部棕绿色。常隐于树上,善奔走。食物随季节变化,以植物为生,夏季也食昆虫。冬季集群生活,常钻入雪下过冬。飞龙肉质洁白鲜嫩、清淡、别有风味,飞龙汤清澈甘香,是招待贵宾之名肴,历史上曾被列为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