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管理体制沿革

第二节 管理体制沿革


建场初期,本场没有统一的工业管理机构。农机修配厂于1957年建成投产,一直为农机科所辖,由副科长李峰等具体负责。何庆铮,曾斌、王成实、闵云山、李树田,赵学君、张文学、李甫等曾先后担任技术员或分场机务干事工作。1968年修配厂改为连队级直属单位,设置支部书记,厂长等职,仍由农机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到1985年17年间,领导更迭十分频繁。李春诚,李学诚、田国林、閈连存、刘海庭、王诚实、孙厚忠、蔡云诗、王字忠、陈毅、谢井林、李万兆,辛兆祥、阎贵绂、徐立信等,先后担任支部书记或厂长,副长厂职务。
  粮油加工厂建厂于五十年代,一直由直属大队所辖。1976年实行全场统一供应,批量生产,改为直属单位。设置连级编制,阎连存、王福田、董福君等担任书记、厂长等职。其它工副业厂(坊)如建材,食品等均由直属队管理。
  1972年成立153煤矿,属场直单位,1975年正式列编为连队级企业,设支部书记,矿长等。丁义、王祥、魏相福、窦贵生、王世山等先后任书记、矿长。
  1976年,第一砖瓦厂建成投产,为连队级编制的直属单位。白忠和、姜学文、辛金山、张学礼、张立敏、窦贵生、腾好敏、李建斌、王绍功、陈国新、邵清森等先后担任书记,厂长、副场长或负责人职务。
  1977年,工副业科成立,后改工交科。满作凡,李景阳、王东辉等先后担任科长、副科长职务。工副业科主要负责全场工副业生产业务指导工作。农机修配,粮油加工等分别由农机和粮食主管部门管理,建材生产则由基建部门统管。
  1982年成立工副业队,冯友朋任支部书记,王一邨任队长。经营食品厂、酒厂、冰棍厂,粉坊、豆腐坊、蛋白肉车间,皮革车间等工业生产厂(坊)。1984年初,成立生活服务公司,丁义任书记,王一邨任经理,原工副业队隶属公司管辖。
  1985年初,工副业科与畜牧科合署办公,称工牧科,年底工业科独立,科长由翟继春担任。工业科担负全场工业生产项目的开发部署和整体规划,同时负责工业企业业务指导工作。由此,场办工业走上正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