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输管理
第三节 运输管理
场汽车队成立之前,汽车运输不计成本,只需核算出全年消耗、运费及吨公里数据上。报财务科处理。
1964年,随着车队规模的扩大,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开始试行单车核算,并制定了单车月运行吨公里,材料和油料消耗等项定额指标,驾驶员完成指标发给单项超额奖。此办法实施后,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促使各车组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驾驶员互相学习,主动交流经验,同时,涌现出一批先进车组和个人。如“解放”6号车组曾出席黑河地区“四五好”代表大会,驾驶员高作山荣获“四五好”标兵称号。
“文化大革命”十年,运输业管理混乱,影响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如驾驶员刘德浩因说:“谁给钱多就给谁干活”,被揪斗后送进“忠字化学习班”改造思想。
1976年,本场曾将汽车队部分汽车下放分场管理使用。分配方法是:拥有5千垧耕地以上的分场配备4台;4千垧以上配3台;2千垧以上配2台;2千垧以下配1台的标准配备。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很大浪费,1978年,收归场汽车队统一管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汽车队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建立建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并设一名核算员,实行单车核算,定额上交制度。
1983年,实行按比例奖惩承包责任制。驾驶员的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1985年,全面落实承包制,实行合同制经营,运输管理改革逐步深入。1984年完成货运8.93万吨,1985年完成10.61万吨,经营成果明显提高。